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月芳斋
月芳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007
  • 关注人气: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2022-03-25 09:05:25)
标签:

转载

浚县碧霞宫在浮丘山南端山头上,我们从大伾山过来不远,车停山脚,还是走了一些路。豫约金秋活动大伾山免费,碧霞宫不免,比较牛。大门前的不大石牌坊,上有“万物资始”四字。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碧霞宫规模较大,占地有一万多平方米,其坐北朝南,并且在碧霞宫内有着诸多建筑,有戏楼、山门、二门、正殿、寝楼等,这些建筑都具有宗教特色。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戏楼离大门有点远,戏楼又称遏云楼,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坐南朝北,位于碧霞宫中轴线最南端,距山门南百余米,属于后面添加建筑。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后经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渐具现今规模。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子。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碧霞宫主体建筑以南北为轴线,东西为对称分布。山门面阔3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覆顶,正脊两端鸱尾吞脊,戗脊上有飞鱼、海马、四绝神。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门前的石碑和石头小狮子,看过去比较老旧。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山门后为前院,中间有一长方形瑶池,砖砌拱形石桥跨其上。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前院东西两侧有帅殿四座和钟鼓二楼,中间还有不少石碑。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二门有三,左右各一,分别筑门楼一座,中间门楼较大,为木结构四阿顶,如意斗拱,结构复杂。门楼内外各嵌一横匾,前书“贻尔多福”,后书“群生系命”。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二门的抱石,须弥座上石鼓,再加小石狮。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过二门到中院,院内古柏参天,碑碣如林。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600年的侧柏,枝干好像也没太粗。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中院左右有十殿阎君殿、子孙殿、天官殿等。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殿为碧霞宫主体建筑,建成在2米高的平台上。正殿是碧霞宫主体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碧霞宫所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浚县当地声名显赫,常常显灵,当地的群众经常前往膜拜,加以祭祀。他们信奉碧霞元君可以对其求子等愿望加以满足,并且这种祈愿以及祈愿的灵验,在浚县以及周边地区口口相传,至今香火旺盛。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殿为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后殿组合式建筑,顶覆绿琉璃瓦,飞檐挑角。大殿前月台两边各有垂带式十蹬踏步,供上下月台。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正中两道盘龙御路,上雕“二龙戏珠”匠心独运,雕功精湛。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望柱上的仙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还有猴王。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每个仙人的头部,都被香客摸得油光发亮。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殿前垂拢上彩绘"二十四孝图",精雕龙凤图案。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精美的牛腿、凤形官翘。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拜殿前左右两窗透雕松枝仙鹤、葡萄及八仙器物图案,东窗雕"灵镇东岱",西窗雕"光映西池"行书大字,[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麒麟帽翘,仙桃垂柱。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殿是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后殿组合式建筑。两殿相连,浑为一体。前垂拢上彩绘二十四孝图,精雕龙凤图案。内外雕梁画栋,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画三十余种。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殿内雕梁画栋,绘有"进姐己"、"访姜尚"以及取材于古诗、生活、器物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画共有30余种,真是琳琅满目。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后殿内有三尊神像,中为碧霞元君,左为佩霞元君,右为紫霞元君,俗称"三仙奶奶",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拜殿的明间和两次间各开四扇通楣条棂格扇门,两梢间上木雕透棂窗,花卉鸟兽,图案精致。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拜殿五间,檐向外伸出1.5米有余,殿内部分如同凤尾,很有美感。拜殿两侧摆放的鸾驾,据说是元君的仪仗,分别是金爪、钺斧、朝天凳、伸手、拳手、搭拉手、回避、肃静、龙凤牌、外加一条甘蔗棍。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殿两侧,还有老母殿、三仙殿等。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大殿外墙墙,有不少的壁画,有福禄寿三星、八仙图、十二美女侍乐图等。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转载]豫约金秋16·浚县浮丘山碧霞宫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