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玉兰开满园,渭水浅吟暖心田<br>——刘亚丽散文集《渭水浅吟》赏析》发2022年7月3日《兰州日报》
2022-07-03 15:07:19
春来玉兰开满园,渭水浅吟暖心田
——刘亚丽散文集《渭水浅吟》赏析
阳春三月,正是龙城玉兰花盛开的时节。提起玉兰花,我便想起一位身材苗条,端庄秀丽,笑靥如花的女子来,她就是天水市女作家散文集《渭水浅吟》的作者刘亚丽。
初识刘亚丽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当时她一袭白色长裙,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清新雅丽,温婉可人。曾学过导游的她,声音清脆,热情地为大家倒茶递水,没有一点傲气。文如其人,我很喜欢刘亚丽写的散文,读她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她的文字细腻优美,清新灵动,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著名作家、评论家,《东方散文》总编辑憨仲先生在《渭水浅吟》中作序,曰:天资聪颖,靓丽贤惠的刘亚丽,便是我所认识的天水文坛个中翘楚者。
《渭水浅吟》是刘亚丽数年来心血的结晶,心灵之花的绽放。全书选收刘亚丽近年创作的53篇文章,分“名胜游历”、“情深义厚”、“桑梓情怀”、“心灵原唱”、“诗情歌韵”五部分,23万多字。文学是一种寂寞的坚守,身处繁华闹市中的刘亚丽,凭着对文学写作的热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默默地耕耘,就像古城一株玉兰,厚积薄发,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刘亚丽在天水博物馆工作,作为讲解员的她,每年都要接送数已万计的中外游客,对天水的人文历史、名山大川,可以说耳熟能详。一直喜欢旅游的我,正好跟着作者刘亚丽神游天水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
在“名胜游历”部分,开篇就是“古城的玉兰花”……“玉兰花的魅力,让一条古巷轰动整条街,一条街美颜了整座城,一座城惊艳了整个世界”。天水是一座环境优美,古树名木众多的城市,因为有古巷自由路的玉兰花,才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人。“千年古刹南郭寺”,那一千三百多年的将军槐,两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柏,北流泉,二妙轩诗碑长廊,以及那里的古建筑等,无不叙说着天水的前后今生,承载着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第二辑“情深义厚”部分,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失去父亲的日子”,文中的刘亚丽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正需要父亲的时侯,父亲却离我而去,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亲人离去的那种无耐与痛苦。“爸爸离开的日子里,我行走在天水的街头巷尾。每当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就会常常睁大圆圆的眼睛产生出莫名的幻想,希冀在人流中突然出现爸爸慈祥的面容和熟悉的身影。希望爸爸的离去,只是因为劳累和操心过度暂时去了某个地方稍作休息。时隔多年,这种幻觉一直存在着。”
第三辑“桑梓情怀”,记忆最深刻的,除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外,那就是自己倾情一生工作过的地方。在“我心目中的天水博物馆”中,作者自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天水博物馆工作,她亲眼目睹了博物馆翻天覆地的变迁。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她对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书画,一草一木,以及一起工作的姐妹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天水漫议”,天水是一座有着八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都展现着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完“渭水浅吟”,漫步河边,领略陇上江南的旖旎风光,沐浴夏日灼灼的阳光。虽然错过了欣赏玉兰花的芬芳期,但我还是感受到了玉兰花绽放的妖娆美丽和灿烂大方,刘亚丽其实才是古城天水最美的那朵玉兰花,她用浅吟的轻松惬意向我们介绍了渭水在朝霞的映照下闪动着的粼粼波光。徜徉在这如诗似画的浅吟中,让我抛却了疫情带来的烦扰和宅家的莫名不快,心身感到了彻彻底底地解脱而无比敞亮!对明天的美好生活有了更新的畅想!
邓书俊
《春来玉兰开满园,渭水浅吟暖心田<br>——刘亚丽散文集《渭水浅吟》赏析》发2022年7月3日《兰州日报》
春来玉兰开满园,渭水浅吟暖心田
——刘亚丽散文集《渭水浅吟》赏析
阳春三月,正是龙城玉兰花盛开的时节。提起玉兰花,我便想起一位身材苗条,端庄秀丽,笑靥如花的女子来,她就是天水市女作家散文集《渭水浅吟》的作者刘亚丽。
初识刘亚丽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当时她一袭白色长裙,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清新雅丽,温婉可人。曾学过导游的她,声音清脆,热情地为大家倒茶递水,没有一点傲气。文如其人,我很喜欢刘亚丽写的散文,读她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她的文字细腻优美,清新灵动,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著名作家、评论家,《东方散文》总编辑憨仲先生在《渭水浅吟》中作序,曰:天资聪颖,靓丽贤惠的刘亚丽,便是我所认识的天水文坛个中翘楚者。
《渭水浅吟》是刘亚丽数年来心血的结晶,心灵之花的绽放。全书选收刘亚丽近年创作的53篇文章,分“名胜游历”、“情深义厚”、“桑梓情怀”、“心灵原唱”、“诗情歌韵”五部分,23万多字。文学是一种寂寞的坚守,身处繁华闹市中的刘亚丽,凭着对文学写作的热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默默地耕耘,就像古城一株玉兰,厚积薄发,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刘亚丽在天水博物馆工作,作为讲解员的她,每年都要接送数已万计的中外游客,对天水的人文历史、名山大川,可以说耳熟能详。一直喜欢旅游的我,正好跟着作者刘亚丽神游天水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
在“名胜游历”部分,开篇就是“古城的玉兰花”……“玉兰花的魅力,让一条古巷轰动整条街,一条街美颜了整座城,一座城惊艳了整个世界”。天水是一座环境优美,古树名木众多的城市,因为有古巷自由路的玉兰花,才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人。“千年古刹南郭寺”,那一千三百多年的将军槐,两千五百多年的春秋柏,北流泉,二妙轩诗碑长廊,以及那里的古建筑等,无不叙说着天水的前后今生,承载着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第二辑“情深义厚”部分,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失去父亲的日子”,文中的刘亚丽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正需要父亲的时侯,父亲却离我而去,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亲人离去的那种无耐与痛苦。“爸爸离开的日子里,我行走在天水的街头巷尾。每当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就会常常睁大圆圆的眼睛产生出莫名的幻想,希冀在人流中突然出现爸爸慈祥的面容和熟悉的身影。希望爸爸的离去,只是因为劳累和操心过度暂时去了某个地方稍作休息。时隔多年,这种幻觉一直存在着。”
第三辑“桑梓情怀”,记忆最深刻的,除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外,那就是自己倾情一生工作过的地方。在“我心目中的天水博物馆”中,作者自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天水博物馆工作,她亲眼目睹了博物馆翻天覆地的变迁。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她对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书画,一草一木,以及一起工作的姐妹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天水漫议”,天水是一座有着八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都展现着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完“渭水浅吟”,漫步河边,领略陇上江南的旖旎风光,沐浴夏日灼灼的阳光。虽然错过了欣赏玉兰花的芬芳期,但我还是感受到了玉兰花绽放的妖娆美丽和灿烂大方,刘亚丽其实才是古城天水最美的那朵玉兰花,她用浅吟的轻松惬意向我们介绍了渭水在朝霞的映照下闪动着的粼粼波光。徜徉在这如诗似画的浅吟中,让我抛却了疫情带来的烦扰和宅家的莫名不快,心身感到了彻彻底底地解脱而无比敞亮!对明天的美好生活有了更新的畅想!
邓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