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足口病,成人也会患的小儿病

(2016-05-11 15:15:36)
标签:

杂谈

御病于园门之外

我今年34岁,是一名幼儿园阿姨。最近由于手足口病流行,园长对我委以重任:每天早上把守在幼儿园门口,对小朋友进行手足口病的筛查。为防止园内交叉感染,一律将可疑患儿送至医院感染内科进行甄别。

每天,我都会先用红外线体温计对着小朋友的前额进行探查,然后观察他们的口腔和手掌,必要时还会检查脚部和臀部,看有无疱疹。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过好些可疑病例。医生反馈回信息,说我的诊断准确率颇高,“御病于园门之外”,成绩显著。

当然,我也是受过岗前培训的。我掌握的知识是:手足口病常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口腔、手脚及臀部长疱疹,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呼吸道传染。

我有些医学悟性,就是说我能灵活应用知识。有些小孩的症状不典型,比如无发热,或疱疹只出现在口腔内或手掌某个部位,寥寥数个,但都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对此,我这个半吊子“医生”颇为得意。

不幸中招

上个星期,我在给孩子作检查时,突然感到咽部阵阵疼痛,开始以为是辣椒吃多了,上火。用镜子照口腔,竟然发现里面有好几个黄黄的小溃疡。

作完筛检后,我赶紧到医院就诊。从五官科到口腔科,最后导医小姐带我来到了感染内科。接诊者竟然就是和我们幼儿园经常联系的教授。

他检查了我的口腔,又看我的手掌,然后很有把握地说是“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是疹子破溃后形成的。

开始,我还觉得他是“蒙”出来的,因为他知道我经常接触可疑患儿。然而,教授态度严肃而又认真。他将我手掌上的皮疹指给我看,掌面上的皮疹很小,像坏蛋一样贼头贼脑,若隐若现,一般人难于发现。他又让我抽血做特异性化验,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抗体阳性”。手足口病可以确诊!

于是,除了吃抗病毒药,我也受到了如患儿般的对待——在家里隔离了两个星期。

和教授对话

对于教授下的诊断,开始我也是心存疑虑的,待到抽血结果出来,我才无话可说,我觉得自己“临床”经验丰富,可是到头来自己得了病却浑然不知。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自己太过于麻痹大意:以为手足口病只发生在小孩,从没想过成人也会中招!

我和教授在门诊进行过简单的对话,我觉得对自己是一次重要的补课,对读者也该有所裨益。现摘录如下:

我:教授,您诊断我手足口病有何证据?

教授:首先,因为流行病学上支持,你在幼儿园工作,接触患儿的机会颇大。

我:嗯。我想起了,前几天作检查时,有个小朋友“阿嚏”一声打了个大喷嚏,我猝不及防,被喷了一脸,后来听说他因为手足口病,这两天都没来上课了。从来没想过大人也会得这病,所以亦没想过要戴口罩,真是马虎大意了。但不是说成年人抵抗力强吗?怎么也会得这病呢?

教授:有一句俗话,“战场上子弹不长眼”。实际上病原体也不长眼,只要有机会进入没有相应抗体的人体,这个人就有可能得病。

我:那成人手足口病和小孩的有何不同呢?

教授:成人免疫功能毕竟比小孩强,总的来说,病情要轻得多。可能只是发热,被误认为一般感冒;也可能只有某个部位有少量疱疹;也许无任何症状,只是隐性感染。

我:成人也要隔离吗?

教授:你说呢?如果我没有把你“揪”出来,你带病坚持工作,每天接触那么多小朋友,你那“御病于园门之外”的豪言壮语,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