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话养生

标签:
健康 |
http://s8/mw690/0047jN8Ezy6Mgt402fJ77&690
秋分在每年9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它指秋季90日的一半,是秋季的中分点,在秋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时长相等,古时称“日夜分”,又叫做“宵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的位置转向南半球,北半球太阳辐射量日趋减少,地面向天空失散的热量逐日增加,气温则越来越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在我国,秋分之后大部分地区气温略有下降,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逐渐下降,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秋分养生与春分养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要顺应四时变化,保持体内阴阳平衡,保证良好的睡眠、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以及尽量做到神志安宁,这样可以收敛神气,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饮食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味辛之品,适当多食味酸甘润的果蔬,并要多喝水,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燥津液耗伤引起的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问题,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从阴阳平衡的角度考虑,将饮食分为宜与忌,不同的人群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不宜在秋季过分进补;痰湿体质的人则应忌食油腻;患有皮肤病或是有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阴虚阳亢的人应忌食大热滋补之品。
在饮食摄养上,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此外,还要注意不吃过冷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起居
秋季应“早卧早起”。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之内收,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古语“春捂秋冻”,所以着装上,可根据气温酌情增减,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削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深秋时节,风大转凉,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注意应及时增加衣服。气候渐凉,胃病反复多发,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
情志
肺属金,与秋气相应,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忧郁伤感的情绪容易引发情志类的疾病。故应放松心情扫除抑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
运动
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原文地址(http://www.bj-doctor.cn/autumn/info/c9d617f0-cb7c-416d-b926-7e014bd25f6b)
北京医生网(http://www.bj-doctor.cn/)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章:
秋分养生应当注意什么
凉意舒情果清芬,秋分养生先调阴阳
中医提醒:秋分时节注意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