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时间主题赏析(第12小组 倪子惠)

(2013-10-29 21:06:3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时间主题赏析(第12小组 倪子惠)

Shall compare thee to summer's day?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date.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By chance,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r fade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的影里漂泊,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梁宗岱 译)

 

莎学家爱德华·胡伯勒(Edward Hubler)在研究这第十八首诗时认为,此时主要讴歌三个方面:①诗歌的威力;②爱友的美色;③爱友的天性。诚然,此诗读来语言清新而深情,“day-may”,“temperate-date”,“shines-declines”,“dimmed-untrimmed”等每二行构成押韵,旋律如潺潺流水,有轻有重,舒缓有致。其内容深邃感人,表达了文学作品的永恒性。

莎翁的十四行诗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什么才能与永恒的时间抗衡?在他前1-17首诗中,莎翁提出了人类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繁衍是战胜时间所带来的破坏的方法之一,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来规劝自己男友趁着年轻时候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第三首诗中这样写到:“Thou art thy mother's glass,and she in thee\Calls back the lovely April of her prime.”可见,维持母亲盛年四月般的美貌,便是在她的后代身上体现。后代生生不息,则先祖用另一种方式昭告自己曾经的存在,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在莎翁的第十八首中,对于时间,他提出了更具有人类本身认知意识的方式,那就是永恒的文学作品。“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除了动物性的繁殖以外,人类找到了独一无二只有人类自身独有的战胜时间的方式,唯有文学可以同时间抗衡。在莎士比亚看来,诗歌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自然的美,人类的美。一切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凋敝,雕栏玉砌塌圮了颜色,旧时巷陌不复存在,而作为描写这一切的诗歌却永远不会消亡。

文艺复兴时期盛行天人对应学说,以托勒密天文学为基础,本质上是大小宇宙相对应的基本理论:小宇宙指人,大宇宙指人以外的世界。在此诗中,诗人明显将男友的童年、青年、壮年、老年分为小宇宙中的四季,对应大宇宙的春夏秋冬。而诗人明言,客观的夏天是短暂的:“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date.”为什么却又在诗中声称男友的长夏(也便是青年时期)永不凋落呢?这在客观看来不可能,但是在诗人的主观状态中,对方的小宇宙便已经存活在他的诗里了,只要他的诗存在一天,那“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r fade”。

《左传襄公》中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外自古皆然。对于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业绩的肯定,也便是宣告着人的伟大与不朽。这让我不禁想起《哈姆雷特》中那声震耳欲聋的呐喊:“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参考资料:

1、William Shakespeare poems,PoemHunter.Com-The World's poetry Archive,2004.

2、Hubler,E.The Sense of Shakespeare's Sonnet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2.

3、李正栓《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耿庆华、韩玉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浅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6、吴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主题的解读》,科技信息,2011年第3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