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问题教材分析
(2018-12-10 14:58:11)分类: 教学设计 |
利息问题教材分析
例8解决利息的问题,主要内容有两点。
纳税、利息、折扣都是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教材联系这些实际问题,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问题有机结合,让学生同时获得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一是关于利息的常识,二是计算利息的方法。这两个内容结合着教学。例题讲述了亮亮在银行存钱的事情,用表格给出整存整取定期储蓄的年利率,还写出了计算利息的公式。利息问题一般涉及本金、利率、利息、时间等概念,教材在底注里简要介绍了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了解这些概念。利息通常是本金的百分之几,计算利息一般按公式“本金×利率×时间”列算式。其中“本金×利率”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时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本金比较清楚,学生不大会弄错。利率与存期有关,通常是存期越长,利率越高,学生往往在选择利率时发生错误。时间是计算利息算式里的一个乘数,如果存期是1年,乘或不乘1似乎无所谓;如果存期是两年或者多年,时间这个乘数绝对不能丢失,这是学生经常疏忽的。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住计算利息的公式,教育他们细心列式计算。
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问题是求存款到期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例8就是这种问题。另一种问题是求存款到期后可以获得本息一共多少,“试一试”就是这样的问题。教学“试一试”要给学生两点指导:一点是正确理解所求问题,弄明白“到期后应从银行取回的钱”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是求“本金加利息”一共多少钱。二是解决求本息一共多少的问题适宜分两步计算,先算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再算本息一共多少。以前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分步计算能避免错误,解题的正确率比列综合算式会高些。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现实生活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纳税和利息越来越和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生活,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纳税的意识和利息的知识。有关纳税和利息的数学问题通常是百分数问题,求应该缴纳多少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一般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因此,教材联系纳税和利息教学百分数乘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