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7-04-20 08:46:06)分类: 学年课题 |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深度学习: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时间中获得知识或技能。深度学习是指基于理解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知识整合和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还强调学生高阶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在本课题中是指进行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学习。 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是一种对课堂教学内在秩序的发现与重构的教学;是一种遵从学科的学习规律,彰显学科特质的教学。具有让每个学生可以自由思想、独立思考、勇敢尝试,迸发出生命的智慧潜能,体验生命成长的幸福感觉等特点。在本课题中是指遵循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课堂教学。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1.关于深度学习: 国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也被译为深层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针对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一个概念。此后,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深度学习,Biggs和Collis(1982)、Ramsden(1988)、Entwistle(1997,2001)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近年来,深度学习愈来愈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Hinton教授和他的学生Salakhutdinov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章,开启了21世纪深度学习在学术界的浪潮。 国内: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且有待深入。国内教育技术界对深度学习的关注与AECT2004教育技术概念的传播有密切联系。黎加厚教授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提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思维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2.关于课堂教学: 2014年7月8日著名特教教师薛法根的博客“追求敞亮的苏式课堂”, 2015年8月2日著名特教教师薛法根的博客“苏式课堂”研究纲要(初稿)…… 2015年12月9日,苏州草桥中学举行第三届“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暨苏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16年5月27日苏州市苏式课堂教学共同体暨 “三学”教学展示活动 在东山实验小学举行。副校长马小英、教导处副主任钮健、青年教师代表陈艳老师也分别为大会作了《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走在“苏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路上》、《行走在苏式课堂研究的大道上---数学“三学”研究情况介绍》、《借力 “三学”,智慧爬高---编织英语“苏式”课堂》的汇报。 3.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研究,积累大量丰富的教学案例,积累深度学习的苏式课堂数学教学经验,为同类型的课堂研究提供经验。 (2)实践价值。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学生探究的深度,提升学生的素养,对于数学课堂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专家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及实践研究情况,深入了解数学教学的研究发展情况,构建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3.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教。 研究的内容: 1.关于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 2.“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4.“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的重点: 探寻和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研究思路: 1.在学校科教处的指导下成立课题研究组,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具体落实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2.确立研究小组,根据研究重点,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优势,使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得到落实。 3.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学习课程理论,儿童心理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 4.用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学实践融合成一体。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6.12——2017.03)本阶段为课题的酝酿准备阶段,将主要做以下工作:1、反复论证,确立课题。2、由专家给予实施框架,撰写方案。3、组织研讨,制定目标及操作体系。 第二阶段(2017.04——2018.12)本阶段为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将主要做以下工作:1、深入学习、研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2、分解子课题,组织教师把教研与教科结合起来,扎实地研究,逐步形成成果。3、定期组织教科示范课研讨活动,展示研究的实践成果。
第三阶段(2019.01——2019.08)本阶段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各项有关研究,并进行对照、分析。2、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规律。3、完成研究报告,举行结题会。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深度学习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以理论指导研究,借鉴有关成功经验。 2.行动研究法。注重教师的实践与反思,不断提炼基于深度学习的苏式课堂教学理论。 3.课例研究法。在我的课题中主要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整合、拓展、构建等情况下,观察学生思考的深度、探究的力度等。 4.经验总结法。主要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上升为经验。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主要观点: 深度学习的苏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调动人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有效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并有策略地融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以统整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度学习基于学生需要,重视学生心灵的感知,学习过程既是可视的,更是触及心灵的,即使离开课堂和学校之后,学习者仍能继续保持强烈学习欲望好学习能力。 创新之处: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理解只理解事物的基础上善于质疑辨析,在质疑辨析中加深对深层知识和复杂概念的理解;注重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构建反思;注重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