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当孩子遇上树枝(黄爱琴)
(2020-07-02 13:14:59)学习故事:当孩子遇上树枝
黄爱琴
时间:2020年5月28日 上午10:00—10:30
地点:走廊搭建区
对象:沈顾佳
观察者:黄爱琴
观察背景: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成人眼中无用的东西往往是孩子们眼中的“宝贝”。我园地处农村,树枝、小石子等低结构材料随处可见,这些材料是启发孩子创造想象力的自然素材。我们两位老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了干净、形状不同的树枝及小石子等低结构材料,投放到班级搭建区区域中,让幼儿亲自动手建构、拼搭并加以创造。
注意: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今天有沈顾佳、谢佳昊、佘秦钰、徐诗然、乔证译
识别:
材料是吸引幼儿活动的关键,有效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在开展游戏“当树枝遇上孩子”中,孩子们积累了可回收材料再利用的绿色环保的经验。充分利用干树枝等低结构材料,在与干树枝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出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间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素质,更让幼儿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知到了乡土文化魅力的所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
回应:
1.合理的使用生活中可回收的有用材料“树枝、石子、纸板、纸杯、纸袋、塑料袋”等,并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各区域材料中,让可回收材料焕发生机,满足孩子各区域游戏的需求,真正发挥工具性游戏独特的价值。
2.在孩子们利用可回收材料进行了工具性游戏后,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游戏故事画下来,并请妈妈用文章记录下精彩的瞬间和同伴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