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化学木立方
化学木立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4
  • 关注人气: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结构

(2018-09-20 21:30:27)
标签:

高中化学

课程标准

课程结构

分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方案,在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多样化和可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要为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需求。三类课程不仅适应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取向的多元发展需求,同时赋予学生和学校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2.借鉴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反映课程实施的现实需要,设计课程组织形式

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国内课程实施经验和问题的调研基础之上,优化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基于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特点,必修课程内容依据主题组织,提高课程实施的整体性。基于课程的定位和学生的升学需求,选择性必修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以体现化学学习的领域的特点和与大学化学课程的关联性,保持课程的持续性和一贯性。选修课程采用系列模式,以提高课程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利于学生的自主选修和学校的自主开设。

3.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及核心素养内涵,确定课程主题、模块和系列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在必修课程阶段,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大概念)的统领作用,选取“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 5个主题。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依据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领域,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在选修课程中,选取 “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3个课程系列,综合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社会发展价值和时代性,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样性内涵,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利于校本化的课程开设和管理。

(二)结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必修课程努力体现化学基本观念与发展趋势,促进全体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必修课程内容包括5个主题。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3个模块。

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面向对化学学科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学生,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选修课程设置3个系列。

http://s5/bmiddle/0046OJmXzy7nMvU4cDOd4&690

课程结构示意图(注:箭头表示建议的学习路径)

(三)学分与选课

1.学分设置

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2.选课要求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修习,学分为0~4学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