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普惠金融的国际实践
(2022-04-16 19:56:34)
标签:
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普惠金融的国际实践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普惠金融的国际实践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普惠金融最初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小额信贷发展之初,在探索如保为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地进行尝试、探索、总结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最初的小额信贷阶段,到为穷人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阶段,最后发展到现在的为所有阶层的人群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的普惠金融阶段。 国际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额信贷阶段、微型金融阶段和普惠铭阶段。20世纪70年代,现代“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国等国出现并发展。20世纪90年代,“小额信贷”开始向为低收入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过渡。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体系,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一、小额信贷阶段 ……
二、微型金融阶段 …… 三、普惠金融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纷纷对微型金融机构进行改造,微型金融机构开始向全面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以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为目标。2005年,联合国第一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其实质是微型金融的延伸和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提倡用普惠金融取代微型金融,即从资助分散的微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转变为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一方面继承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作为“最有效扶贫”金融机构的美称,同时又超越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突破了零星金融服务机构的范畴,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以使得针对穷人、带有一定扶贫性质的金融服务不再被边缘化,其市场范围更应该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世界银行认为,普惠金融体系框架是指包括低收入者在内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入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层面的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上,普惠金融是一种以扶贫为目的的,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储蓄、保险、信贷和依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即为那些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又具有一定收入来源和偿付能力的群体提供信贷支持。 为了更好地履行“更好地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的承诺,G20领导人于2009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创立了G20普惠金融专家组(Financial Inclusion Experts Group,FIEG)。FIEG下设金融创新服务专家组和中小企业融资组。普惠金融专家组(FIEG)在2009年4月提出了《G20创新普惠金融九项原则》,并向G20提供了报告。该九项原则于2010年5月在G20多伦多峰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并成为多伦多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该九项原则是加强领导;提高多样化;促进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能力建设;鼓励合作;制定合理政策;推行差别监管;构建金融“一揽子”框架。
2010年11月,普惠金融专家组(FIEG)提交的《G20创新普惠金融七项行动计划》在G20首尔峰会上获得正式通过,成为首尔宣言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数据收集,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督促各国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知识共享平台等。为了加大创新普惠金融行动的执行力度,G20决定在普惠金融专家组(FIEG)的基础上成立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lobal Partnership
of 资料来源: 李扬,叶蓁蓁主编,曾刚,贺霞副主编.《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8(7):021-028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