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
(2020-12-05 14:11:14)
标签:
货币是什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
(三)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 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税赋、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正如马克思说的:这里,”货币不再是过程的中介。它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或作为一般商品,独立地结束这一过程“。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时空上出现了差异,这就产生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客观必然性。某些商品生产者在需要购买时没有货币,只有到将来某一时间才有支付能力。同时,某些商品生产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于是就产生了赊购和赊销。这种赊账买卖的商业信用就是货币支付手段产生的起源。 与流通手段相比较,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则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环节。第二,流通手段主要服务于商品流通,而支付手段除服务于商品流通外,还大量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如借贷、赋税、地租等)。第三,就媒介商品流通而言,二者虽都是一般的购买手段,但流通手段职能是即期购买,支付手段是跨期购买。第四,流通手段是在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的作用,而支付手段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下发挥作用。第五,货币赊销的发展,在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很长的支付链条,一旦某个生产者不能按期还债,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大批企业破产,造成货币危机。所以,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与扩展为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我国,人民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在范畴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其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人民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绝大部分是通过国家银行的非现金结算实现的,表现为存款货币的流通是以国家银行为中心的货币循环。这种循环反映了银行与各单位的信用关系的消长,也反映了一些单位利用银行的存贷款来向另一些单位购买商品或劳务,即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所以,存款货币的流通具有二重性,它既是货币流通的过程又是信用活动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过程又是交织在一起的,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同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也是处于流通过程的现实的货币,所以流通中的货币指的是两者的总体,或者说是两者的结合构成了货币的核心。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