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丰盈语文课堂——读《为深度学习而教》有感
(2022-03-14 14:08:49)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
分类: 读书心得 |
激活学生思维
石屏县异龙小学
一些触动
触动二:纵观整本书的内容组织,很清晰,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每一章作者在介绍思维技能时都先告诉我们“是什么与为什么”,然后再具体介绍“如何做”,最后总结,让读者很清晰地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想这种思维方式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在我们解读教材时,先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然后在这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中,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要素,以及作者是怎么用的,我们可以怎样用在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中。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先带领学生学习单元导语页,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然后在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的学习中,引导孩子们知道作者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略结合来写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引导着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能突出中心的内容重点表达,写得具体详细一些,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我想这样来解读教材更能让我们知道要做什么,更有针对性地领着学生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触动三:思维真的有着强大的力量。整本书中介绍的思维工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度学习,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生动,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我想起了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让齐威王赢得了比赛的孙膑,在危急关头开枪逼自己的孩子跳进大海里的船长,这些人物的智慧背后都闪烁着思维的光芒。细细想来我们这几个假期读过的教育专著也是有着思维在做支撑的,名师精彩智慧的课堂也是充满思维之光的。所以我们学习思维工具,运用思维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一些设想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思、用是读书的佳境。了解了那么多种思维工具,我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多少呢?我想我可以把第6章预测和假设,第8章集思广益和移情理解中的一些思维工具用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想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长篇小说时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用上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方法,抓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主人公鲁滨逊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进而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想要三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是导读课。分成三个部分:
一、让学生浏览课本上的梗概,知道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说说自己最想看哪一部分的内容。
二、接下来用水晶球法呈现《鲁滨逊漂流记》中一些情节的图片,让学生去预测经过,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比如:“星期五”和鲁滨逊是怎样救下船长的?
三、最后讨论可以采用阅读方法来读书。
第二课时是推进课。分成三部分:
一、四人小组讲讲自己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为移情理解创造条件。
二、接着用问题提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内容,思考问题,并激发移情理解。问题如下:1.你认为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2.如果你是“星期五”你会对鲁滨逊说什么?3.你认为书中的哪些表达很有特点?
三、你还有哪些问题?再读书寻找答案。
第三课时是反馈分享课。分成三部分:
一、分享你在书中学到的表达方法或者积累的好词佳句,或者是读书之后的感受。
二、全班探讨:1.28年,一万多个日子,是什么支撑着鲁滨逊这样顽强地坚持?
2.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像鲁滨逊这样的经历,但人生不如意的事是常有的,我们从他的身上能学到什么呢?
三、师小结。读完这本书,我们学到了很多战胜困难的办法,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希望大家继续与经典书籍为友,不断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让我们更智慧、更强大。本单元还给我们推荐了两本外国名著《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请大家用上我们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学到的方法去读这两本书,相信大家会学到更多。
一份追求
跟随着工作室一路走来,我读了十多本教育教学专著,看过了许多名师的课,我越来越觉得我的课堂要追求的是:简单不简约,生动且扎实。我知道要呈现这样的课堂,我需要再磨炼自己的教材解读能力,再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再不断实践所学理念,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和培养。现在我们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上就处处反映着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理解更加的深入透彻,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文字中表露的人文、情感信息,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语言逻辑组织能力,能够使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我想只要自己脚踏实地,定会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积淀成长。
一本好书能让人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不断前进,《为深度学习而教》一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现在在哪里,接下来要去哪里,以及怎样去。相信只要用心去把所学的思维工具融会贯通,学生的思维会被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因此而充满智慧,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