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简之风——语文课堂最美的姿态——读《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有感

(2018-08-29 18:20:10)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读书心得

清简之风——语文课堂最美的姿态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有感

石屏县宝秀镇中心小学    李艳

    英国作家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笔记使人准确,讨论使人机智。”这个暑假,我细细品读了教育专著《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这本书,认真做了笔记,在此,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我的读书心得。

  每次在我们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张海萍老师的带领下,观看薛法根老师的公开课,总是让我不得不感叹: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没有小组讨论……这样的课堂,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简约的语文课堂,剔除了喧嚣与华丽,变得干净而又美丽。原来,这是薛法根老师所向往的课堂,也是他一直给我们呈现的真正的语文课堂。薛法根老师一节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深深地吸引着我,而这一次阅读了薛法根老师这本理论思想加实践指导的专著,更是让我醍醐灌顶,对语文课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一、教学清简是课堂最美的姿态

  薛法根老师在诠释清简的内涵的时候,用了三个非常形象的隐喻。他说:浅近中的深刻,如“禅”,简约中的丰富,如“画”,清淡中的诗意,如“茶”。三个隐喻充满了人生的哲理,清简生活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闲适。可见清简是一种大美,清简的课堂拂去了繁华与浮躁之后的纯净与雅致。

  语文教学理应回归“清简”,我们在思想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语文教学应该走出跟着课文“教课文”的怪圈,真正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语言文字学习上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二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从“教语文”到“育智能”。薛法根老师说,每篇课文都隐藏着作者的言语意图,这种言语意图是借助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结构表达出来的。每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语言结构,都具有独特的语言交际功能。语文教师唯有在深入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敏锐而准确地把握这样的方式与结构,看到内容背后的结构,才能研制出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担负起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即“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

二、组块教学要唱好减法思维“三部曲”

  组块教学要打破一本教材的局限,引领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从生活中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形成“动态、即时、开放”的教学内容版块。以语文核心知识,以学生语文能力,以语文问题解决为“内核”课的内容板块。关于重组教学内容,薛法根老师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现有语文教材为蓝本,唱好这“三部曲”,编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之“块”。

  怎样唱好这减法思维内核的“三部曲”呢?薛法根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法策略:一是“减”,大多数语文内容学生自己能够读懂,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摒弃那种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二是“联”,根据所要着力教学的“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进来,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视野。三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又不拘泥于语文课程标准,能从生活实践中、从相关学科的前沿性研究中,汲取鲜活的语文知识,吐故纳新,重建语文课程及教学内容,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专业使命。

三、词串学习,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

   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几乎每一堂课,他都能从文本中提炼出词串,做一个内容板块。引导学生自己从文本中提炼、归类这样的词语组块,那么学生就掌握了发现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掌握了重组言语材料的能力,也就学会了主动阅读。这样的词语学习板块,是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后的语言表达训练,聚合了多方面的教学内容,精要而适切。

  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围绕四组词语,设计了一个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第一步,听写四组词语,要求学生听完一组词语之后再默写,不能听一个默一个。第二步,出示四组词语,让学生自读自批。第三步,联系四组词语,教师示范讲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第四步,学生练习复述故事,要求用上四组词语。第五步,指名复述故事,组织学生评议。这个综合的语言实践活动,将多项语言训练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实现了多项教学目标。这样的综合性语言学活动看似平实,学生却经历了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即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能力、习惯。

   第一次接触到薛法根老师的词串学习时,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在我从教10多年的语文课堂中,我总是把听写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进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总是敷衍了事,导致学生的字词总是掌握不够牢固。我也不曾把文本中的词语提炼出来,融入到课文的阅读学习中。读了这本书中薛法根老师组块教学的理论、策略和课堂教学教学实录、反思,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词串组块学习的方法。比如说,可以通过听写词语的形式,把整篇课文的内容串联起来;可以出示几组有内在联系的词语,通过朗读,让学生从词语中体会隐含着文本的叙述线索;可以通过看拼音写词语的形式,指导学生的书写、朗读、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等,这些都可以在我今后的课堂中尝试,我想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紧迫性

    读了薛法根老师组块教学的理论,让我有醍醐灌顶的兴奋;读了组块教学的策略,让我有迫不及待想要尝试的欲望;读了课堂教学实录和反思,给我指明了组块教学的方向。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一阵阵的心虚。薛法根老师说,教学风格的清简,具体体现为“清简、厚实、睿智”。看到这三个词,再想想我自身的素质,禁不住胆战心惊、无所适从。清简的课堂固然是美丽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和素质才能呈现出清简之风,这也是我汗颜的地方。

   我现在还记得10年前刚开始参加工作,进行语文教学时,我的整堂课完全是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没有重点主次。一上公开课心理素质很差,更是慌了阵脚。慢慢的,对课标、文本、目标、教学设计等有了一些了解,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方法。经历了多次的公开课比赛,我的心理素质提升了,心理上不再惧怕上公开课。但是每次参加公开课比赛,我最头疼烦恼的问题就是教学设计。我无法设计出薛法根老师所说的“清简、厚实、睿智”的课堂特色。我总是不能定位教学目标,把目标定的过多,过大;教学环节设计花哨繁琐,上起课来总是超时很多,最后一堂课上下来,一个目标都没有完成落实;教学环节不连贯;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等等。后来在我们宝秀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陈晓庆老师,语文教研员李琪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步有了一些提高。可是我欠缺的地方太多太多。而在我们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里,有很多老师这方面让我无比佩服,她们是我身边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像宋丽娟老师,孔丽萍老师,张昳老师等,她们的课堂总是让我感受到清简、厚实、睿智之美。

  语文教学永远是任重而道远的。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将力求为言语智能而教,用薛法根老师语文组块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回归最初的语文课堂,洗净铅华,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