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读《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有感

(2018-08-29 17:53:02)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工作动态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有感

石屏县龙武镇中心小学  董萍

 

听过薛老师的课的老师都知道,薛老师的语文课常常给你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感觉,薛法根的语文课到底好在哪里?他的语文教研成果又“特”在何处呢?读了他的专著《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简而言之,那就是——“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

《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的上篇、中篇主要以讲述组块教学的理论和策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关注更多的是下篇——组块教学课堂。因为在看前面的内容时,虽然薛法根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告诉我们他的理念、风格及教学策略,但这些知识点都是分开的,零散的,而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最想知道的是——在一篇课文中,如何运用组块教学落实言语智能教育?于是,我重点看的是下篇中薛老师的教学实录,因为这部分内容能帮我更好的理解组块教学的设计及意义。下面,我就以《我选我》一课为例,虽然昨晚柏江青老师也谈到过,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不一样的读书感受和思考。

《我选我》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三册第6 篇课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小短文。课文内容是这样的: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前几天,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选谁呢?教室里

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大家都愣住了。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就是这样一篇小短文,我们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呢?根据课文所给的文字图片,我们先来做一个初步思考:

教什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一看,生字肯定是第一个目标,然后是朗读,课后习题中出现了句式变换“刘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刘爽。”这也是重点,包括课文后出现的气泡文字: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这些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重点。我们来看薛法根老师指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课文及生活识字、学词,并积极运用于表达;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习得规范的句式;

3.在教师引导下,对事件及人物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规范地表达。

这三个目标中,生字、朗读、句式是重点,而第三个目标中出现了规范表达其实也就是指向学生的言语智能。如果按照薛老师的组块教学策略,是不是就可以把我们刚刚思考到的问题一一分组块,那么这篇课文就一共可以分为四个板块:1、识字写字教学;2、朗读教学;3、句式变换教学;4、迁移拓展。如何将这些板块与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将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得到一一落实呢?这也就是薛老师说到过的,现在我们有了主食(课文内容),还差作料(教学方法)。如果只吃主料,有营养,但是很难吃,添上作料炒一炒,色香味俱全。如果只有作料,空欢喜一场,还是会饿肚子。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学生饿肚子或者没食欲,肯定得找点作料加上,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看看这本书的91页薛老师的教学实录。

组块教学:

板块一:识字学词,学习“介绍”。

1.教师出示词串,归类识字

2.教师由“委员”引出话题:

1)我们班级一般有哪些“委员”呢?

2)谁愿意介绍一下我们班级的班干部呢?

3)你能换一种说法介绍吗?

4)你还愿意介绍其他同学吗?

5)你愿意介绍你的好朋友吗?

板块二:学习朗读,习得“读法”。

1. 教师范读,在“故错”中启发学生把握朗读要领。

2. 学生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并作评点。

板块三:问题解答,规范“表达”。

1.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结尾部分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2. 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王宁“我选我”的态度,掌声里究竟表达了什么呢?

     这样一节课3个板块,再加上第二课时的写字教学,整个教学目标具体,板块清晰,教学简单,正体现了薛老师的清简的教学风格:清简,厚实,睿智。也体现了组块教学的基本特点:1.回归“个性解读”;2、锻造“语言合金”;3、实现“生命对话”。

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策略来进行其他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们得到一个规律——组块教学目标更具体,方法更适宜,课堂更简单,学生更喜欢。因为组块教学的操作环节需要老师更多的时间重组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目标、整合教学活动、改进阅读方式,所以老师们拿到一篇课文后,一定要多花时间研读课文、思考方法,尽可能用最清简的教学完成目标。

这本书中薛老师还给了我们很多他的教学实录,他的每个理论策略和知识点在教学实录中都有体现,结合不同文本课例,我们可以边读边总结,更可以借来一用。总之,好的书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思考,要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并内化借用,还需要反复阅读与摸索。

如果语文课本是主食,我们的集中研修就是作料,每个假期都收获了一种,于是油、盐巴、辣椒、香葱、大蒜、酱油等都有了,只差我们把它们放到锅里,拿上锅铲耐心翻炒,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大餐就会在课堂上呈现。老师们,马上要开学了,拿起“锅铲”炒起来,愿大家做的“菜”越来越好吃!也愿大家走在“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