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想到的
(2023-11-24 15:18:36)“老师,你别哭了”“老师,给纸”“老师,我们知道错了”“老师,让我抱抱你吧”…听着一句句跑含真情的话,看着孩子们乞求的眼睛,我的泪流得更急了,更甚至情不自禁地哭出了声。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前,我发现我们八一班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放松,作业完成不及时,任课老师也反映孩子们上课状态不够积极。作为班主任,把全部心力都没到孩子们身上,一向要强的我又气又急,在班里对他们进行了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教育,结果越说越激动 渐渐的,我的眼里蓄满了泪水,最后,哽咽得说不出话的我掩面走出教室,回到了办公室…令我没想到的是,刚到办公室办公室,孩子们就也啜泣着围到了我的身边,他们争相安慰我,向我道歉。当天中午,那些没完成作业的同学就一个不容地我到我,将补好的作业拿给我看;几乎所有同学都在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近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反思;评多少同学愧疚地表示,辜负了我对他们的爱。刘静同学这样写道:在我抱着老师母慰她时,无意中低头看到了老师的鞋子破了一个洞,那个破洞好象在提醒着我老师的忙碌和辛苦:她是真的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而我却没有好好学习,我太不应该了…”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又来了。那天以后,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课中巡视时, 我站在窗外, 看这着教室内孩子们挺直的腰板,听着他们争相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多么的有意义:播种爱-收获爱-传递更多的爱!这就是属于属于教育者的幸福!
今天,反思这件事,我想,一个教育者,如果对学生投之以爱,那么,在不知不觉中也是会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这句话道出了师德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对一个教师来说,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要。
而教师的爱又可以说是师德之魂,师爱和母爱一样,都是世上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最无私、最无所求。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内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出巨大的内动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而只有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时,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是我们走进其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一点儿德育效能,才会使学生从顺从到认同到内化,培养起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