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个国家对于国际收支的调整政策与研究

(2013-12-17 13:16:47)
标签:

杂谈

  虽然在完全或接近完全的自由经济下,国际收支可以通过价格、利率、收入等变量的调节自动恢复平衡,但一旦市场失灵,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就会被削弱或失效,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副作用,这时,政府必须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才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的手段是多样的,选择何种调节手段,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决策。以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为例,首先,他们必须决定是通过融资(Financing)的方式来弥补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还是通过调整(Adjustment)的方式来消除赤字,或是两种方式的适当组合。前者是当局通过对外借款或动用外汇储备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以弥补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后者则是指当局通过各种调整政策来消除缺口。如果该国面临的是持续的、严重的对外不均衡时,使用融资政策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的。因此,这时当局必须选择调整政策来消除赤字。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第二步:选择使用支出增减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ies)还是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ies)。支出增减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政策则是指通过汇率政策、补贴、关税政策或直接管制等方式来改变支出的结构,从而改变支出在外国产品和本国产品之间的比重实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如果选择了支出转换政策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手段,那么何时使用汇率政策,何时使用直接管制政策对支出结构进行调节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第三步重要的选择。

  总之,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各有不同,他们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外汇缓冲政策、财政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其中,外汇缓冲政策属于融资手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属于支出增减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属于支出转换政策。这些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时的作用、机制、使用条件和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外汇缓冲政策(ForeignExchangeCushionPolicies)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运用官方储备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的一种调节政策。通过这个政策对暂时性的或季节性的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整是一种既简便又有益的做法。它能够使本币的汇率免受暂时性失衡所造成的无谓的波动,有利于本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但是,一国的官方储备规模毕竟是有限的,过分地依赖这一政策会导致储备资源的枯竭,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这种资金融通的方式来弥补那些巨额的、长期的国际收支差额。

  (二)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抑制或扩大财政支出、调整公债的发行等方法对经济进行调控,改变总需求和物价水平,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一种经济政策。例如,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削减财政开支或提高税率,从而减少社会上的投资和消费规模,降低社会总需求,迫使物价下降,最终实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的。反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政府可以通过降低税率水平、扩大政府支出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同样,一国政府也可以运用货币政策,调整再贴现率(RediscountRate)、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例如,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的中央银行就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调高再贴现率,从而促使市场利率提高,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本币流出。同时,市场利率的提高还会降低投资和生产的规模,降低国民收入,缩减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收支的逆差。总之,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压低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下降时,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就随之下降,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小。反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增加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作用,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增加时,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就随之上升,从而国际收支顺差减小。

  然而,这类政策的局限性在于,国际收支的改善是以牺牲本国国内经济为代价的,往往与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如在紧缩性政策下,总需求和总支出的下降会导致失业增加,生产能力过剩,经济衰退。只有当国际收支逆差是由于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给引起的时候,采取紧缩性经济政策才不至于牺牲国内经济目标。因此,这类政策适宜于用来纠正国际收支的周期性赤字。

  (三)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消除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政策。本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相对上升,使居民将一部分支出转移到购买进口替代品上来,实现对国际收支赤字的调节作用。但这个目标是否能得以实现还要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

第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是否足够大。如果一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是石油等这些需求弹性非常小的产品,那么本币贬值并不会改善国际收支,反而可能使国际收支和本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第二,本国现有的生产能力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在充分就业状况下,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来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生产,也无法实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目的。

第三,货币贬值引起国内物价上涨能否为社会承受。一般来说,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则往往不得不采取直接管制的措施。此外,应注意的是,汇率的调整尤其是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而引发货币战。

  (四)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是政府直接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的行政干预。它包括贸易控制、外汇管制(ForeignExchangeControl)和其他控制等。贸易控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制定关税、进出口配额、进出口预先存款和其他在国际贸易中有选择性的限制措施直接鼓励或限制商品的输出或输入。外汇管制是指通过国家颁布外汇管理法令、法规和条例,对包括国际资本流动、远期市场交易等一切涉及到外汇的对外经济活动和汇率进行严格管制。直接管制通常能迅速地改善国际收支,能按照本国的不同需要对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区别对待。因此,尽管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理论多半不赞成采用直接管制,但当国际收支发生严重的困难,而其他更一般化的政策已经失效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采用直接管制。

  (五)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收支是相对的,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意味着另一个国家必然出现逆差,因此,各国在采取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如果所有的国家都自行其事,将会造成国际经济交往的混乱,各国的调节目标也会在相互的对峙中发生扭曲。因此,为使各种调控措施更加有效率,国际合作非常必要。

 

来自:【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的市场研究 www.chaosheng17.com 2013-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