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乔布斯们”的相处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2022-05-15 10:03:09)
标签:

教育

文化


Picasso had a saying—‘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and we have always been shameless about stealing great ideas. 乔布斯赞同毕加索的观点。他是个天才,是个在数字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纵观历史,如同哲学的发展传承于先哲们的接受---否定---再接受、再发展一样,人类科学的进步历来也是承前启后的,所以乔布斯的成功有他对同时代科技的借鉴,同时也不能埋没他超前的理念和智慧,以及他身边不同时期的那些出类拔萃的专业团队们。
在史蒂夫·乔布斯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传记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我有过很幸运的事业,有过很幸运的人生,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一切。”从乔布斯辉煌的一生来看,他符合苏格兰作家Allan·K Chalmers对人生幸福的定义:1)have something to do 有事可做。2)have someone to love有爱的人。3)have something to hope for有希望所在。敏感、偏执的乔布斯圆满地实践了这三个方面,不仅在数字科技方面引领了世界潮流,也获得了爱情和家庭的幸福。虽然艾萨克森在前言里就强调乔布斯的成功不可复制,但读者也可以对照自己的人生,时不时地给与自己一点鼓励。我们虽很难成为像乔布斯那样“出色”的人,但具备那些“出色”特点的人却很多,我们非常有可能工作、生活在性格“出色”的人们的周围。
乔布斯属于这样一类人。
Cracy ones 疯狂的人
人们常这样说,天才和疯子只是一线之隔,也可以理解为天才与疯子其实很接近,甚至某些时候可以互通和转换,例如,我们时常把那些做了不可理解事的人称为疯子,乔布斯不怕别人称自己是疯子,也不在乎被称作“连人类都算不上的怪胎”,他认为只有那些疯狂的人才能担负起改造世界的责任,才会给世界带来创新。这一类人从不想过平庸的日子,如美国顶级投资家、企业家瑞·达利欧在《原则》里说:“与失败相比,我对乏味和平庸的恐惧要严重地多,对我而言,最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给生活增添了滋味。”其实历史上这种对于事业有着偏执的执着,对人类科技进步和心灵的探索的例子比比皆是。苏格拉底、阿基米德对理念执着的令人遗憾死;患有癫痫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果不是意外死亡,筹备中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震撼;还有英国的拜伦,法国的卢梭,德国的贝多芬,还有政治家丘吉尔和希特勒这对冤家。因此,有人说,世界是疯子创造的一点没错,也只有他们能够改变世界。被别人称为疯子的人很多,但是为了理想踏踏实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去做的人却很少。
Specia ones 特别的人
有心里学家指出:任何关系中,性格强硬的人会得到的更多。他们发泄自己情绪的方式就是伤害他人。这些人知道自己在伤害别人,但是心里始终认为自己有理由这样做,并且以后也不会改变。乔布斯总是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他来到这个世界是肩负使命的,所以他认为他可以和别人吃的不同、穿的不同、行为方式不同,更令他自豪的是,他能与别人想的不同,做的不同,而只有他自己是对的,别人是垃圾、傻瓜、白痴,而且他对自己的聪明相当自负。
乔布斯喜欢控制别人,不喜欢被别人控制,身上表现出浓烈的“自恋人格障碍”,他的前女友莱德斯也这样认为。乔布斯6-7岁时调侃自己是被收养的,暗含了亲生父母对他的遗弃,尽管养父母对他极度的宽容和慈爱,乔布斯也表现出对养父母的尊敬和依赖,但是内心的那种别扭劲始终存在,其实就是潜意识里缺乏安全感,觉得把所有的爱都留给自己才是最安全和理所应当的。这也解释了他的内心对亲生父亲始终不肯原谅,与亲妹妹、离异后的母亲关系融洽,这除了血缘关系,也与她们母女当时的生活际遇有关,离婚后的母亲独自带着妹妹艰难生活,加深了乔布斯不肯原谅亲生父亲的内心情感,尽管不愿意伤害养父母在情感上占主要的因素。
对朋友不真诚,分钱时隐匿;对孩子不负责,年轻时否认自己是丽萨的父亲;服用迷幻药至少至23岁,且终身不后悔;对员工不尊重,常出言不逊;大部分情况都是他背叛别人;别扭、固执的饮食习惯,直到重病体弱也不改变;在追求极致的理念下,施展“现实扭曲立场”。从以上情况来看,渣男式的天才不为过吧,是个几乎能把周围所有的人都惹翻的主。但乔布斯还是本着对创新的热爱,八次登上《时代》封面。
Stay foolish,stay hungry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受佛教影响较深的乔布斯始终相信:“物质只把生活填满而不使之充实。”他声称只有那些不懈奋斗的人才能与他为伍,在他的周围也总是会聚集行业的天才工程师,为新发明、新创造痴迷。为此,他想掌控一切,他不想让钱毁了自己的生活。
从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来看,在乔布斯身边,特别是他创立的苹果公司上市之后,他的周围都围绕着一大堆的有钱人,有投资人、工程师等,都赚了不少钱,能够继续钻研下去,不断进取的人很少,能保持的,确实不容易,因为大部分物质成功的人都认为自己不蠢,人生的目的已经达到,是应该享受的时候了。而乔布斯与众不同,他孜孜追求的的事业在不断地释放出新的光彩。
乔布斯是个极具感召力的人,他对产品的热情常鼓励工程师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靠个人的魅力把产品发布会做成了一种文化潮流,使自己成为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持续创新的终极标志,如果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遇见这样的人,就看你怎样配合他们了,要想改变他们是不可能的,学会不被他们拖垮又获取成功也是周围团队的终极目标了。
Mysticism and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神秘主义与至繁归于至简
西方世界几千年以来都潜移默化地受柏拉图的神秘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人或物都有界限,越界就是非正义的表现。人的能力、地位不同界限也不同,或大或小。”(《西方哲学史》英 伯特兰·罗素)对于自己周围的人,乔布斯秉持着二元论,不是聪明的就是笨蛋,不是好产品就是垃圾,且他把自己创新过程中的干扰都看成是无用人或无用的垃圾予以剥离,他在意的是产品,不是人,不会顾及过程中人的因素。
乔布斯的长女丽萨说:“他的饮食癖反映了一种人生哲学,苦行和极简会让人更加敏锐,他相信匮乏即是富足,自律产生喜悦。”看看苹果产品里那些简单、灵活的按钮,手感、眼缘极佳的新产品,追求至简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最大的繁琐,苹果公司许多产品看似简单的功能都是头脑风暴的结果。
乔布斯是佛教禅宗的狂热信徒,对日本的文化也着迷,日本许多产品为他提供了借鉴。他特别喜欢低调、朴实、简单的设计。他觉得自己是“受过启示的”,天生有别于他人,企图阻止他获得创新结果的人都是“黑暗力量的代表”,而他自己是“对抗邪恶帝国的反抗者,是绝地战士或是佛教武士,IBM是他的完美陪衬”。乔布斯的成功每一步都有他身边朋友、伙伴、特别是那些孜孜不倦、充满创新精神、忍受着他的臭脾气、跟着他干的工程师们,还有那些严格按照要求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工人们的支持。每当成功之时,他的“现实扭曲立场”发挥作用的时候,他对会对自己的热情更加自信,也更相信自己有别于他人。
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将乔布斯塑造成了一个人,靠作者一人之力完胜了随后拍摄的同名电影,让人不禁感叹作者文字力量的强大。我们也要记住这一点:乔布斯一生中失败的次数更多,包括他的身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