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然的植物激素—“大豆异黄酮”

(2013-12-27 09:26:37)
标签:

健康

 

http://s16/mw690/0042TqxGty6FjxbGyTl6f&690

    大豆异黄酮是
天然大豆中提取的植物有效成分,属于类黄酮物质它是一种双酚活性成分。它与雌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对雌激素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所以有时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有媒体甚至称大豆和大豆异黄酮为“上帝赐予的完美食物”。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

  (1)(抗)雌激素样活性:双向调节作用;

很多女性一听“雌激素”就心怀顾虑,因为雌激素过高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然而,大豆异黄酮之所以优于药物雌激素,是因为它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不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也就是说,如果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大豆异黄酮会提高雌激素的水平;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大豆异黄酮反而能降低雌激素的水平,避免体内过高雌激素带来不利的生理反应,从而预防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生。

  (2)维持骨代谢平衡

雌激素缺乏可导致绝经后骨量丢失加快,进而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早期可无特殊症状,也可出现全身及腰背部疼痛,严重时则可发生骨折。因此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尤为重要,大豆异黄酮可与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减少骨质流失,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增加骨密度。以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3)延缓更年期,改善更年期症状;

绝经是一个生理过程,每一个妇女都要经历这个过程。然而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临床上称为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于是激素替代疗法便应运而生激素替代疗法就是给绝经后妇女补充外源性性激素,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和泌尿生殖道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维持正常水平,延缓更年期、改善更年期症状,但是大豆异黄酮类保健品不能代替常规的激素替代疗法,尤其是有严重绝经症状、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大豆异黄酮保健品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4)抗辐射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辐射作用可能引起身体组织机能衰退,代谢紊乱,甚至会引起多种疾病膳食中补充大豆异黄酮可明显提高机体的抗辐射能力让人们在享受电子产品便利的同时,能预防辐射的损伤

 5)抗氧化

大豆异黄酮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它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肌肤的老化,保持皮肤水分,增加皮肤的弹性,改善皮肤的光泽度,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

 6)其它的保健作用

预防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炎作用,降胆固醇、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
  

  【大豆异黄酮的食物来源】

  由于大豆异黄酮对女性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大豆异黄酮保健产品出售,但人们获得保健成分的最佳方式仍是通过日常的膳食来补充,因为在食用大豆类食品的同时大豆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可以使大豆异黄酮发挥更有效的保健效果在膳食中,大豆异黄酮的来源主要是大豆类食品其他豆类食品含量较低,难以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

  (1)在大豆食品中以全豆制作的食品最佳,如:整粒大豆、豆粉、豆浆、豆豉、酸豆乳等,因为它们中的大豆异黄酮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

  (2)豆制品也是大豆异黄酮较好来源,如:豆腐、豆腐干、豆皮、腐竹等

  (3)发酵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量不但不会损失,而且经过发酵后,其生理活性还会有所提高如酱油、腐乳、豆豉、酸豆乳等;

  (4)由于大豆异黄酮属于水溶性物质,故而豆油中几乎不含大豆异黄酮。

  【不同烹调方式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

 1)浸泡可损失16%炖煮可损失28%主要是因为大豆异黄酮本身易溶于水,造成溶水流失;

 2)油炸可损失36%,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分解破坏。

 3)烘烤烘烤使大豆异黄酮丢失15%~21%,主要是破坏大豆异黄酮的有效成分,降低其功能活性。
 4)食纤维素会干扰大豆异黄酮的吸收

  因此,合理烹调,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大豆中的有效成分,所以豆制品最好不要采用煎炸等方式进行烹调适当缩短加热程序;将浸泡大豆的水利用起来,因为其中溶解了部分大豆异黄酮成分量避免与高纤维的蔬菜在一餐内食用。

 

  随着人类对健康保健的重视,对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大豆及其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美容营养师-张红夏

联系方式:18710031493

QQ:836896520

@新浪微博:美容营养师-张红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巧识食品标签
后一篇:健康吃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