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健康领域--学习《指南》后的心得体会|
张莉萍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早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纲要》就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其目的就是指导我们围绕幼儿的健康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健康领域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幼儿在健康方面具有哪些年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做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幼儿健康领域与学习发展的目标,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带着这些问题,自己重点学习了“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要点”,下面谈谈自己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体会。
幼儿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大部分目标与日常生活中的吃、住、行、玩等方面有着密切关联。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呢?《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如果发现幼儿不高兴时,要主动询问情况,帮助孩子化解消极情绪,还要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情,不做危险的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日常生活就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减少包办代替,我担任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常有起床后不会穿鞋的事情,开始,我经常帮助幼儿将鞋穿上,但这样做,幼儿还是不会穿鞋,所以我改变了包办代替的方法,从教幼儿怎样穿鞋和认识鞋子的倒正入手,从此每个幼儿都会自己穿鞋了。《指南》还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这表明我们应该保证幼儿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在这里,反思到自己有时做的不够好,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总怕幼儿冻感冒,减少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这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在这方面我一定要注意。
通过学习,使我还更加认识到,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也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例如,幼儿在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在随着音乐自由的哼唱、表演时,在与成人一起阅读图书的过程中,都能很自然的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这便是实现“情绪安定愉快”目标最好的方式。又如,幼儿都喜欢绘画。手工制作、玩建构游戏、插塑玩具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小肌肉的动作,而此时也正是发展幼儿手部动作协调和灵活的极好时机,由此可见,幼儿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应同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正体现出《指南》中所倡导的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的基本理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