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08-16 21:23:13)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回家的路

“我不喜欢读书。”——这句话如果从一个大人嘴里说出来我觉得可以理解,但如果从一个学生嘴里说出来,我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人生可走的路固然不止千万条,但是如果在短期内没有能力改变当下的局面,最好的选择是就是先忘掉喜欢与不喜欢的概念,凝志于一的看脚下,做好眼前最该做的事。

假如在读书的年纪不喜欢读书,除非你有其他路可以从容选择,否则的话,这就意味着你要让自己煎熬的度过十几年的岁月。别侥幸的以为煎熬过后就雾散天开,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是在煎熬中挥霍完了自己生命最宝贵的锐气,不知不觉间已种下了平庸一生的种子。

记得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数学才子,省里竞赛经常拿一等奖的,只可惜他总说他不喜欢语文,以至于语文偏科,后来考了一个普通高中,再后来进了一个普通大学,接着就走流程结婚,生子,泯然众人矣。这样的人很可悲,他完全就没有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这个世上一个人尽管很难做到样样拔尖,但至少在保有自己一两样出类拔萃的才能下,其他的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特别是对于在读书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尤其该如此。

任何科目做到止于至善的本质其实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在这里能行得通,在那边就堵塞了,这才是最值得去深思的点,《周易·系辞下》中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似乎已给出了答案,——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够沉得下心来,下的硬功夫不够,量少了自然不能引起质变,《中庸》中不早就说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么?

该面对的不面对,该正视的不正视,逃避和破罐子破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既然有一样能学好 ,就证明有学好其他科目的潜能,学不好不是外在原因,而是内在的自我设限,或是其他妄念在搅动,以至于悲剧发生后才悔不当初,推责于人。王阳明曾说:“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在动中有定,于有限的环境中开创出无限,远比在旧舒适区,在万事俱备的环境下有所开创来得更坚实,况且,万事俱备的环境本来就少,有限的环境中的升华才是生活的常态。

就我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和亲身体验来说,学霸不必羡慕,但学渣绝对也不值得同情。念书时最好的状态该是全身心的专注于所学,不汲汲于短期内的结果,也不忧心于无法样样超群绝伦,考到好的大学,或是没考到,都只是活着方式千万种中之一种,人生长途漫旅中之一段路而已,只要自己走完这一旅程后再回过头来看,过去自己没有辜负那段青葱岁月,没有怨天尤人,很凝一,很专注,很勤敏,很无疚的面对,正视,力行了那个有限环境中本就该面对,该正视,该力行的一切,有欢喜,有泪水,喜怒哀乐也多是从心而发,那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