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尽管没有继承我的音乐细胞,但也没有脱离我们家祖祖辈辈那种热爱艺术的基因,他特喜欢写那种唯美纯粹的爱情小说。
他写的第一篇是中长篇,我还记得那名字叫《青青子衿》,我读后,赞叹不已,便问他何以能塑造出如此仙气的女主角来,那种人好像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他跟我笑说:“我一直都是把人往好的方面想,经常毫无保留地去信别人,就凭这个。”
后来,我知道他那份初恋谈,谈了不到一年,散了,源于那女的人品出了问题。幸亏的是,在这个悲剧的结果出来之前,他已经把小说几近幸福圆满的收尾了。
到他写完第二部小说给我看时,我发现,尽管其想象上的部分明显缩减了,但故事依然很唯美,结局依然是幸福。可隐约中,我又似乎感觉到了哪里有点不对,他那初时的天真烂漫好像有些减损了......
原来,他第二份感情只半年不到便结束,因为女的兜兜转转,原形毕露后现出了现实主义的嘴脸,让他再一次猝不及防。从这里面,我读出了现实对人梦想的杀伤力之大。
可敬的是,儿子到此时依然深信爱情,依然深信这世界的美好。他写的第三篇是一个中短篇,我看时觉得其诗情画意都不见了,里面添了不少刻意的自圆其说,这还不是最让我最失落的,最让我失落的是他写完那一篇后,忽然跟我说:“爸爸,我不想玩儿文艺了,我想做一个俗人。”我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我无论怎样劝他,他终究是放弃了他的文艺乐土。
如今,儿子早已成家,我也见孙子了。儿子退休后,偶尔也会捡起曾经丢掉的小说爱好,试着再写一写,但就像钱锺书曾用的一个譬喻一样,——开得出菜单,并不就等于拿得出菜,他终究是被生活磨得太狠,早已力不从心了。他偶尔跟我聊天时,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对我的怨气,——他的眼神好像在质问我,当年我为什么没能拉他一把,让他不要放弃文艺,不要放弃诗意的生活,让他有信心能继续去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无关外界的一切打击......
说真的,我很矛盾,那时候我一方面希望他不要受到那些现实带给他的伤害,一方面也祈愿他能独立靠自己从深渊中自个儿涅槃重生,走出来,但现在想想,当初确实是我大意了,他没有自个儿经受住打击,自个儿及时更新自个儿,我也确实没有及时拉他一把,太过对他放任自流了,以至于他现在悔不当初,却又无可奈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