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遇见K50/《泉城晨话》第165期

(2023-12-31 06:51:55)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原创

遇见K50/《泉城晨话》第165

杨延斌

2023816日下午4:15,我们一家四口从齐齐哈尔火车站乘坐齐齐哈尔至杭州的K50次列车,结束了45天的查哈阳之行。这是一列一年四季都满员的列车,来去的火车票都得提前十几天网购,很难买的是卧铺票,至于只有一节车厢的软卧车票就更难买了。返程车票更紧张,这次我们回济南,能买到硬卧票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们的铺位在15车。有幸的是,我们遇见了“安心之旅”品牌乘组,他们是齐齐哈尔客运段杭州车队杭州七组。我们所在的车厢,乘务员是一位很有耐心和乘客交流的中年男士。他见我们老两口带着两个7岁双胞胎外孙儿,就详细周到地给我们宣讲注意事项。按说这只是个服务程序,他是代表铁路尽义务,我们听不听,他都在认认真真不厌其烦地苦口婆心宣讲。作为一个乘务员,他是在照本宣科背条例,还是在诚心提醒乘客要注意什么事项,这个从语调神态就能体现出来。偏偏我是个很在意细节的人。我很认真听他讲“不能让孩子自己往上铺爬,避免孩子掉下来摔伤”;“不能让孩子自己上厕所,也不要让孩子在门口停留,防止被车门挤伤手脚”;“中途领着孩子下车到站台散步,大人一定要扯着孩子的手,上下车一定要注意车厢与站台的缝隙”;“孩子要是不听话,你们把他们交给我,我有办法让他们老实”(故意对着孩子虎着脸)。这最后一条绝对不在工作条例之内,而打动我的就是这个细节。他是在替我们“威慑”孩子,加上我们心知肚明地跟上一句“好,他们不听话,你就把他们领走!”结果在近2000公里的路上,乘务员这句话真能对俩孩子产生约束作用。

我们感觉列车乘务员与旅客之间有个怪现象:车上的广播或者乘务员在宣讲安全知识时,许多旅客都不在意,有的旅客还嫌烦,甚至在乘务员有针对性一对一讲解乘车注意事项时,人家还一脸的不屑表情。我纠结的是,乘务员明明是在关心旅客安危,许多旅客却不买账,是什么原因促使一部分人连好赖话都听不懂呢?要知道,乘务员的每一个提醒,说的可能就是别人曾经的疼,每一条都是用教训甚至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偏偏,世上就有太多的人,不能从别人的创伤中汲取经验教训,非要等到不幸降临自己身上才知道疼。

比如乘务员讲了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曾经有个带着孙子乘坐上铺的老头,对乘务员劝说他的孩子要注意安全,不但对乘务员的善意出言不逊,还仗着年长几岁倚老卖老耍脾气。结果,老头的孙子真就从上铺一头扎下来摔断了胳膊。还有的旅客在火车上泡面,一个不小心就把滚烫的一碗面扣在一个孩子的头上。

就说我乘坐的这趟车吧,也有人端着一碗刚泡的方便面跌倒,幸运的是那个人把面扣在了车厢板上。所以,我们出门乘火车,一定要感恩乘务员不厌其烦的善意劝导,尽可能不要复制已经发生过的不幸。一节车厢有一百多名旅客,人人要懂得尊重乘务员劳动似乎不该是问题,而恰恰有太多的旅客,乘务员前脚扫过的车厢板,他们后脚就纸屑果皮。

既然“安心之旅”是齐齐哈尔客运站杭州车队杭州七组的服务品牌,那就说说这个乘组的好事儿。先说我们四口人吧,因为卧铺票很难买,我们只买到齐齐哈尔至德州的票,而我们到济南下车,就得再补买德州至济南的车票。问题是,我们坐的是卧铺,到德州后不可能再续原铺位的票了,只能买硬座票。按规定,我们到德州后,一家四口就得去普通硬座车厢。而我们若从15车折腾到硬座车厢,中间隔着8节卧铺车厢,我们有两个皮箱再领俩孩子,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有句话叫事在人为,我预先的方案是,好好和乘务员说说,争取留在15车不折腾。但我也做好了人家不答应,我们就在德州站台疾步走过8节车厢的思想准备。我在唐山站一开车,就找乘务员请求这事儿,乘务员一听,首先表示理解,但他为难地说:“老爷子,不是我对您刻薄,这事儿超过了我的权限,您得和车长说!”他又说了几句希望理解的话。不管行不行,乘务员“有话好好说”的人性化服务态度,已经让我很感动。直到沧州站才见到王车长,他听我说明因由,痛痛快快就答应了。按说事儿不大,我受感动的是乘务员和王车长温暖人心的人性化服务态度。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社会应该有的尊重和温度!

快到济南下车才知道,17日凌晨三点,有位旅客突发疾病,列车长请求客调临时停车。结果列车在旅客不知不觉中临时停车3分钟,提前在等候的120把那位旅客送到了医院。一列承载着一千七八百旅客的列车,能为一个普通旅客临时停车,这不就是“安心之旅”的具体体现嘛!

两件小事儿是对“安心之旅”品牌的最好诠释,也是我这次旅行的最美遇见!向K50列车全体乘务员致敬,向王涛车长率领的齐齐哈尔客运站杭州车队杭州七组全体乘务员,致以崇高的敬礼!

2023820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