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椹园甚好/《泉城晨话》第130期

(2023-12-14 06:20:54)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原创



椹园甚好/《泉城晨话》第130

杨延斌

2023528日,是山东省写作学会,《都市头条 济南头条》应“山东椹树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约,赴夏津黄河故道边采风的日子。

提起黄河,她就像抚育我们长大的奶娘,我一听她的名字就热血涌动。今天一早醒来,发现老天遍布厚厚的低空黑云,把阳光藏在了身后,寂静的天空中洒下淅淅沥沥的雨。我脑子里忽然联想到一百公里之外的桑椹树林里,会有多少雨中情趣等待着我们……

在北斗卫星精确指引下,我们沿着青银高速,一路穿行在时大时小的雨雾之中。表针刚刚走过九点,我和挚友温振东首先来到夏津高速出口。夏津的大作家宋云亮,于佃俊率众冒雨在这里迎候我们。他们所以一见到温振东都异常高兴,是因为我们四个人在2022年的7月份的西藏之行中,有过十几天的愉快相处,一起观赏过高原白云,吃着藏人的牛羊肉喝着青稞酒。好像刚刚寒暄几句,另一辆车就开出了高速路口。韩品玉教授,张荣才先生,路小曼女士,陶玉山,付坤和宋俊忠先生同车赶到了。

夏津的车在前头开路,左转右转来到颐寿园门前。雨没有停下的意思,索性,我们就人人一把伞,顶着雨走进桑树林。别看我也是相距夏津不远的平原人,却是生平第一次见到桑椹树的模样。原本以为,桑椹树只是像杏树梨树苹果树类的矮棵子树,充其量一抬胳膊一扬手,就能够到树上的桑葚,却想不到,这片具有3万多株古桑椹树的特别大森林,株株都是枝繁叶茂挂满椹果的茁壮大树。我初步目测丈量,每一株伸展开来的椹树冠下,至少有一个占地十几米直径见圆的空地。我在树下就想到,假如是在盛夏,能在椹树阴下栓起一个吊床往上一躺,悠哉乐哉,岂不十分惬意快哉。

别看是下雨天,两脚踩在黄色泥土上,却不像心里纠结的那样沾一脚黄泥巴。这得感恩黄河母亲在2000多年前冲刷出这片宝地时,给夏津这段河畔,留下了历经万里河水搅拌过的均匀泥沙,落成了这片黄色土地,所以即便在下雨天,也不会一脚踩下去,沾上一脚甩不掉的黄泥巴。

关于桑葚的记忆,我是在12岁以前的平原老家留下的。记得那个时候的五六月份赶集,除了卖杏的,就有夏津人来赶集卖葚子。当时一毛钱能买一大碗葚子,那时我还以为桑葚是长在草颗植物上的,这次见了桑椹树,看到满树枝当啷着桑葚果,才知道这小小的甜葚子是接在大椹树上的。据我目测,每一棵百年以上大椹树都在十几米高度。大凡人举手能够到的桑椹树枝,熟透的葚果都被游人填到嘴里了。我们仰头往枝叶茂密的桑椹树上看,只能仰望着一嘟噜一嘟噜的桑葚垂涎欲滴。不能大把地摘,就在能举手之劳的桑椹树枝上,摘几颗熟透的桑果填进嘴里,也是别有一种甜味儿在心头。

看见百年老桑椹树依旧茁壮挺拔旺盛,见到一千三五百年的老桑椹树挂满椹果,我对那些老椹树产生敬畏之心,仿佛那些挂在树上的桑葚果,也成了神果。尤其看到那一棵棵相互守望了千百年的老桑椹树,我更是把它们当成了护佑在黄河故道边的树神。只是那些老桑椹神树,树身长满岁月留下的疤痕,更显现出千年桑椹树的神秘色彩。这是我见过活得最久的人间神果树。

再看那排列酷似天上的北斗星的七棵古桑椹树,他们分别被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人们多年来统称它们“北斗七星”。这七棵千年以上的老寿星树,是颐寿园镇园宝树,更是长青在三万多棵桑椹林中的祈福之树。这里被称作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该是实至名归;这里被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其特别的身价更是这个星球上无法替代;这里被称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更是含金量很高的一块招牌;这里被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区,以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黄河文明”国家旅游线路,都是金不换的醉美称谓。这里真乃是:

千年古树的生态休闲地

万年黄河的文化精华地

水韵闲情的品味度假地

古韵村落的集中体验地

桑椹树满身是宝,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椹果能酿造出远优于葡萄酒的桑葚果酒,白酒,桑椹树叶能炒制出尚好的桑椹茶。这是黄河母亲留给夏津的银土地,金饭碗。

这里有个以科技做支撑的年轻企业,他们在五年前流转的296亩黄土地上,种出了一片桑椹树,创建起一个新型的酿造企业。我们一行见闻了他们的辉煌,我们聆听了他们要把“椹树下”兴旺起来的志向规划。我们品鉴了他们酿造出的桑葚酒,一口下肚,满身飘溢出的是桑葚果香。由此我由衷赞叹,这里椹园甚好……

2023529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