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延斌_水务
杨延斌_水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45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舟侧畔//《泉城晨话》第82期

(2023-11-23 05:23:11)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原创

沉舟侧畔//《泉城晨话》第82

杨延斌

自从疫情防控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后,本以为人世间首先升腾起的是人间烟火味道,大家高高兴兴梳洗打扮,三五结伴乘车外出,相约到美食店去打打卡,到大超市逛景购物,在公共场所再现老人们的欢歌笑语稍逊风骚。正相反的是,人们反而像被圈在围栏里的一群绵羊,围栏的门是打开了,大家却仍然憋在围栏里,探头探脑地不敢出来,可见人们对躲避奥密克戎有多么的谨小慎微。开始放松的几天,即便路遇个别人熟人,仿佛也下意识地相互躲着走,感觉人们不是更亲近了,反而更加陌路了。仿佛在外看到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奥密克戎毒株,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你说你俩好,过去和他握握手试试!”这是我前几天和人开过的玩笑。

说也难怪,人们在被管控的三年间,外边一直声称“有狼”,现在忽然又说外边只是有一群没长牙的狼,意思是看不见的奥密克戎很可怕但咬不死人。可是,人们毕竟被“狼”围堵了三年,现在人们谁肯相信“狼”会真的不吃人?所以你就是把天说出个花来,人们也照样想等等再说。说死说活不出门,这就是老百姓躲灾避灾消灾的定力(老猪腰子)。

我忽然为这种民众自发的底线定力而感动。大家自觉地管住了腿,也就是相对斩断削弱了奥密克戎的腿,降低了病毒的传播力和致死率。这是一场真正自觉的人民战争!这让我猛然想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几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据估测说大多数人被感染的时间已经大大提前了半个多月,意思是多数人已经被感染过了。现在距春节还有二十多天,如果说达到80%以上的感染率,就会形成免疫大环屏障,如果这个预期是可信的,那么,自由的春天也可能正向我们走来,那种“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欢乐,说不定就在除夕夜等着我们!

我以为狼毕竟是狼,不是被狼咬了才能死人,被狼吓死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我们还是把奥密克戎当做吃人的狼加以防范才保险些。

我一家七口无一幸免,先后都被撩到了。开始我发烧,诊所医生说我是流感,问题出在嗓子感染上。我21日下午打了一针,开了一盒清喉利咽颗粒,一盒复方鱼腥草片,天黑就浑身发汗,感觉到轻松了许多。偶尔咳嗦也能顺利排痰。第二天早晨醒来走过路后,痛痛快快洗个澡,哪张牌都是常规。不曾想在到深夜,高烧又一次袭来,这回攻击的是我的软肋心脏,导致心率严重失调,从没超过70的心率,这下只要一动身就超过百次,且满头冒虚汗。第一次是流感,这二次感染可就是惹上了奥密克戎。原本每天要走两万五千多步,已经快十天走不得了。并不是专家所有警告都不好,比如张文宏教授说感染后不能洗澡,不能操劳过度。我试过了,只要在电脑打上一个小时的字,心率立马就会“开锅”。即便是在心脏病住院的前几年,心脏也没有过这么难受的感觉。我这种心脏“开锅”的感觉,就像在西藏高原上看到别人高反时的感觉一样。

高烧虽然退去了,却留下个一动身心脏就沸腾的尾巴,这让我有劲儿不敢使,有火也得忍着。

我关注到一个现象:半个多月以来的小诊所,几乎天天在门外排到百十人的长队,小小诊室内,真正是人满为患,只见医护人员个个累得精疲力竭。我见医生口渴了,只端起杯子喝下一小口水。很显然,医生是争取少上厕所。自从我高烧后,忽然发现诊所的病人少之又少了,这说明,附近的居民,绝大多数都被感染过了。诊所不用排队看病了,此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一周左右。这是不是预示着曙光就在前头?是不是等到大年三十儿除夕夜,大家一同听着歌看着舞,举起酒杯长精神!

如果这次奥密克戎真的能如期兴妖而过,设在各个社区很不起眼的小诊所就担当了大任。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感恩他们。正是那些在大医院退下来的有经验的医生们,隐身在社区诊所,才使小区居民有了第一道安全屏障!

有几句闲话说在文后。我想到打过的三针防疫针,产生质疑:我从记事开始就打防疫针,比如麻疹,天花,骨髓灰质炎,脑膜炎,肺结核等等等等,那时候都是打一针,真没听说有疫苗需要打三针的。我从打第一次疫苗到现在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前的科技水平啥样,而今天的防疫却需要打三针,甚至正号召打四针。既然绝大多数打过疫苗的人都感染了,且没打过疫苗的人也不一定都被感染,这个结果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这里边有资本的罪恶影子吗?另外,既然哪里都不检测核酸了,有些人还有啥必要花高价抢够试剂盒?都没人检测了,发烧你就降温,咳嗽你就吃药,为啥非要用你们的抢购,纵容那么多人发外财?你花那么多钱买的检测盒,检验给谁看呢?


20221227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