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如歌//《泉城晨话》//第81期
(2023-11-23 05:00:52)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壬寅如歌//《泉城晨话》//第81期
杨延斌
作为一个作家,没有比把文字变成作品更加惬意的事儿了。盘点壬寅虎年,收获满满。自一月在《都市头条 济南头条》推出《泉城晨话》随笔杂谈,已发表八十多期,在齐鲁壹点发文一百一十多篇,在中国作家网发表作品三十多篇,其中三篇《大刀记》书评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在《北方文学》发表散文一篇;书评《我看《古船》男女之事》被《作家报》以三分之二版面刊发;散文《从排雷英雄到献血状元》荣获《山东文学》“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文学征文二等奖;自十月下旬开始,参加上海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出版社,《当代》杂志社,作家出版社等联合举办的“悬疑长篇征文比赛”,我参赛的长篇小说《神龟仙道》,须在180天日均发布两千多字。这个虎年,总计发表作品六十多万字。
回望三百六十多天,并没有感觉疫情对我产生多大侵扰,反而大有生龙活虎般的亢奋。我的六十六岁过得十分有意义,有激情,有成就感,感觉浑身始终迸发着激情。我感觉每天活得诗意盎然,生命的前方有盼头,有指望,有情调,有所为,有清晰可见的奋斗目标。觉得继往开来的人生旅程,永远有阳光普照欢歌相伴。
回望壬寅虎年有点感动,我几次发起挑战自己的“战争”,且都以全胜为结局,我仿佛重温了青春燃烧的岁月是个啥滋味儿。这只“虎”给我一个坚定信念:一个人的老龄只是岁月的累积,并不是激情萌动的锁链。我感觉到迷雾可以锁天锁地锁江河湖海,却锁不住满身沸腾的热血沸腾。坚信自己,充满斗志,敢于挑战难关,大胆活出自己的模样,我没有愧对生活,也不枉做人生旅程的歌者。
一个作家,能够持久地创作是最幸福的事。我以系列随笔杂谈《泉城晨话》作为迎接“虎头”开篇。今天看来,那个开篇就立志高远:我等于把《泉城晨话》做成了一个展示心灵的舞台,让思想和灵魂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起舞放歌。我有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要把《泉城晨话》打造成一千期的人生百味长卷,我相信自己的定力,也坚信有持之以恒的耐久力。站在壬寅虎尾回看,在《都市头条 济南头条》大力扶持帮助下,《泉城晨话》从写作到发表,都比较顺风顺水。我的每一篇文章都秉持一个宗旨:能够作用于部分读者。从以往产生的社会影响看,实现了把这个系列随笔,打造成自己名片的初衷。很出人意料的是,《泉城晨话》已经不单单属于我自己,部分读者不仅仅关注每一期《泉城晨话》,时而还给我提供话题。更令我大喜过望的是,在发表第七十期的11月16日,山东省写作学会,山东金融文学,《都市头条 济南头条》联合举办了《泉城晨话》座谈会,其意义在于把这个系列杂谈推向一个社会高度,助推走得更高更远。如果说这个预计一千期系列杂谈是对自己的挑战,这个挑战算得上是旗开得胜。
这个虎年,最需要感恩的是能够给我挑错的人,他们就像免费看病的医生,何其无私,高尚,可敬!他们是我的贵人!
就文学创作而言,我尚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有人助推加上自己刻苦努力,或许就能迈进门里。我感觉文学创作就像爬山,到了一定高度,再前进一步都很艰难。为了登上更高台阶,我想到了试写几篇文学名著书评。因为偶然结识郭洪志教授,猛然萌生要写《大刀记》书评的欲望。一连写了《团结起来的人民战无不胜》,《梁永生两次绝境脱险是郭澄清神来之笔》,《郭澄清辞官让房的故事》,荣登《人民日报》客户端。这仿佛是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是一次挑战和跨越。
《山东文学》对于我,一直感觉高不可攀,虽然梦想上稿,却没有投稿勇气。正巧在六月初,偶然发现“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文学征文,我就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里,鼓着勇气投了稿。不曾想十月份就接到了《山东文学》寄来的二等奖获奖证书。这个更是一次跨越!
如果说写《大刀记》书评,是我的一次尝试,那么我写古船书评就更具挑战性。动因是在某读书会上,我仿佛受到刺激,产生要写篇《古船》书评的强烈萌动。这是一次试水探险。惊喜发生在10月21日,《作家报》用三分之二版面,发表《我看《古船》男女之事》。至此我已经坚信,自己有攀登高峰的底气勇气和实力。
在这个壬寅虎年,文学上的挑战取得完胜,身体的挑战更令我自豪。作为三年前得过心梗脑梗两场大病的我,有幸于7月16日至27日,参加了山东省散文学会组织的赴藏采风团。作为精神和体能上的挑战,我收获了莫大成功。眼见别人有“高反”,我却该吃吃该喝喝,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在雪域高原,我猛然意识到,生命是多么值得敬畏眷恋!
挑战需要勇气,不断战胜自我,人生才显得有意义。不是说有理想就有希望嘛,我就是始终追着梦想前行的人。
感恩壬寅虎年赐予的所有美好!想到苏红的《我多想唱》:我想唱歌却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
2022年12月22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