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窍门/《泉城晨话》第15期
(2023-10-24 04:41:50)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三个窍门/《泉城晨话》第15期
杨延斌
前几天的一个早晨和在外旅游的朋友聊天,他说因为水土不服,肠胃不好拉肚子,玩得很不痛快,吃了几种药也不管用。我一听就笑了说:“多大个事儿啊,我有个不吃药也不打针还能当饭吃的土办法,你快点儿试试,保你立竿见影!”朋友着急地说:“快说啥办法?”
“现在正好是早晨,你快去买一块当地的豆腐,就生着当早饭吃!”我催他说。当天午饭前就接到朋友回复说:“你这个土办法还真灵呢!你应该在你的《泉城晨话》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妙招。”我答应这期就说说这个事儿。
这个土办法是我1988年在去伊春的火车上,听一个叼着烟袋的老爷子说的。当时那老爷子正在和同行的老哥们唠闲嗑,我听他问另个老爷子:“你儿子家条件多好啊,咋不多住些日子?是不是儿媳妇老是拉拉着脸子啊?”那老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老哥哥,可不兴说儿媳妇瞎话!咱那儿子儿媳妇啥说没有,就是我这肚子不争气呢,一到佳木斯那天就闹肚子。没福气,水土不服啊!”
叼烟袋的老爷子一听就开怀大笑说:“要是因为这个,下回再去,你就生吃几口当地的新鲜水豆腐。”听老爷子这么一说,我也就牢牢记在心里。这个用当地水豆腐治水土不服的土办法,我说不清有啥道理,但我确定这个办法好用。我只知道民间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今天说的第二个窍门还是不吃药不打针,就能解决高烧不退的问题。这还是个故事:1983年春天,我得了一场重感冒,高烧到40度,吃药打针就是不退烧。医生说你这是招惹上了大风寒,最好多喝热水发一场大汗。可是我把炉盖子都烧红了,在热烘烘的屋里把肚子喝得鼓鼓的,就是不发汗。 辅导我自学的刘作舟老师是半个中医,尤其是银针扎得娴熟老道。他说倒是有个能发大汗的土办法。只是这个办法体力不强的人轻易用不得,因为只要用上半小时之后,三天之内都会大汗淋漓,如果补水不及时,身体容易脱水。刘老师还说我高烧几天了,这样下去会烧出肺炎,必须把体温降下来。你体格强壮,用上这个办法只要多喝水,不会有问题!
刘老师说办法很简单:一大块生姜,一颗大葱白,一头大蒜,捣成泥状,用二三两高度白酒搅匀后,用一块白纱布包成一个圆球球,就用这个纱布球球把两个咯吱窝,手心,脚心,两边太阳穴,前心后心,两边大腿根,两边淋巴等十四处擦拭一遍,之后也不用盖被躺下,只管静静地坐下来慢慢地喝水等待,不出半小时后,你就会浑身大汗淋漓得像刚从澡堂出来。我那次一场大汗退烧后的三天内,身上确实一直在流汗。其实没任何风险,只是怕体弱者出汗太多出现脱水或者虚脱现象。我以为只要多喝水是不会出问题的。
还有一个人们常遇到的问题,我觉得也该说说,就是人的两个大拇脚趾的间沟炎问题。它虽然算不得什么病,但却能让许多人时常感到疼痛不便。所谓间沟炎,就是人的两个大拇脚趾内侧尖角处的趾甲,常常因为发现不及时长到肉里,走起路来感觉到别别扭扭不舒服,要是踢到或者被什么东西绊一下,就会遭受一阵钻心的疼痛,你要是疼厉害了,不去医院吧自己又束手无策,要是去医院让医生看,如果发炎了就给你上点消毒药,实在厉害得化脓感染了,就动刀把长进肉里的指甲剜出来,除此没啥好办法。这就像牙疼不算病,可是一旦疼起来就疼得要命一样!
我的两个大拇脚趾也没轻折腾,记得1998年过八月十五前,我想去石家庄参加全国糖酒会,可是两个大拇趾脚趾甲尖深深长进肉里,就是不磕到碰到走路也一瘸一拐,实在没办法了,医生就把两个拇趾内侧间沟处连肉带趾甲切下一块。因为赶会,我就开着车去了石家庄。结果在路上麻药劲儿一过,疼的两脚直打哆嗦。
从此我就经常把趾甲泡软,再用刀片儿慢慢削掉长出的趾甲。久而久之,我就找到了窍门儿:任脚趾甲往长里长,长到该剪时,就先把前头剪下来,留下间沟处。等间沟处再长一段时间,感觉即将长到肉里开始疼的时候,再用水把趾甲泡软后,用剪刀把脚趾盖斜着剪开一个斜逢,然后用大拇指甲和二拇指甲捏住脚趾甲尖儿使劲向外一挒,长进肉里的趾甲尖儿就会被拽出来了。这样费一次劲儿很合算,至少半年之内不会再受二茬罪。
2022年3月17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