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了科室后,就要找对医生
我们一旦生了病,大家都想找一个合适的医生给自己看病,以求安心,那么我们就要找一个靠谱的医生,在我们挂号前要先查查这位医生最擅长看什么病。
即使经过同样的医学培训及统一的考核,但医生之间的诊疗水平差异也还是大的。
作为医生,本科毕业后如果顺利的话,也要经过10多年左右才能成为一名副主任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少见病的典型病例,他们的水平是足够应付了。
有些副主任医生就在这一职业上一干就是七八年,十几年了还是副主任医生,一方面医生晋升名额有一定限额,如一个科室中只要一名主任医生,那么那些副主任医生干的时间再长也还是个副主任医生;另一个方面,职称的晋升还要科研,论文,外文等方面及一定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这些就麻烦了。也正是有些医生在一定的岗位逗了很久的原因,然而他们能看病,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上,门诊和病房。
临床医学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的!
如果有二位这样的医生,一位是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发表的医学论文很多,还担任着医院的一些行政工作,外边还有几个医学会或协会也担任着一定的职务,而他在临床上就会被分散一些精力;
而另一位是以上面述的副主任医生,硕士毕业,没啥论文,一直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如果是你,你愿意找哪位医生给你看病呢?
你盲目找大专家去看病也是不可取的,这也是医学资源的一种浪费,尽管你有钱,有的专家挂号费6,7,8百元一个号还挂不到,如果你是初诊,挂个专家号更没有必要了,挂个普通号也行,都是开化验单或影像学检查,难道大专家开的和普通医生开的就大不一样了?!
而且第一次开单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成的,还要看开单回来的结果再开单检查,那时候再去找专家也不迟啊!
如果你的诊断正确,治疗方案也基本确定了,病情也没有多大的反复及变化,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那你也不必找专家了,普通号就行,就是说你的病在副主任医生这个阶段已经解决,如果还没有解决,再找高一级的医生。
对一些疑难病症多次就诊仍未解决,此时就应找专家了,而通常这些患者是辗转很多地方,化验单,检查等都有一大叠,但还确诊不了到底是什么病,此时一定要找对科室,找对专家的,专家有多年的临床积累,对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是有经验。
目前一些三甲医院的大专家们也有遗憾,在他们出专家门诊时很多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少疑难病,这实在是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一些辗转很多地方的,久治不愈的危重病人又反而挂不上号,也浪费了自己的资源。
有些大专家因为自己繁重的职务,行政工作或出国访问等长期不在临床,有时也难免对一些新知识的摄取是有点逊色的,要知道,如果一个医生在临床的时间小于50%,就很难保证给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了。
也不是科研越多,发表论文越多的医生就越要挂他们的号,如果一位医生将很多时间放在科研上,他未必是一位会看病的医生,科研的钻研是非常小而且深的问题,而临床涉及的面很广,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临床工作,许多水平也会拉下来的。
是不是年龄越大的医生经验就越多,确实是,但也并不完全是这样,年龄大了当然积累的临床经验就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医生的年龄和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医生要不断学习,了解并研读最新的医学文献和临床知识才能成长,更要有不断自我更新医学知识的过程,如果你找一位年岁很大的老专家看病,名气虽然很大,但身已患老年的疾病,可能还是老年痴呆早期,连他自己手下的人都认不清楚了,怎么看好病。一般在30多-50多岁,正处于年富力壮阶段,做医生是个脑力活,也是个体力活,相信他们!
那么如何找对医生为我们看病呢? 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1,
要看医生们的毕业院校及他们的培训背景,这一点比较重要,尤其要看他们有没有在大型教育三甲医院培训或深造的经历,如有,最好了。
2,
看他们的整体医疗水平,团队和环境。在患了大病或住院治疗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医疗本身就不是一个医生单打独斗,而是他们一个团队在一起行动。
3,
看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一般讲,医生越有水平态度倒越谦逊,因为他们深知医疗的局限性,也明白人天完人,自己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如果有二位资历相当的医生,一位是态度简单,不愿给你多讲一句话,甚至有命令式的让你怎么怎么;
而另一位给你耐心地解说病情,告诉病人哪一种治疗方案能实现最佳效果,,,当然,我们都喜欢后者,如果你碰到了这样一位医生,请珍惜!
其实,医患之间相互的沟通是相当重要的,可避免很多不当事件发生。
4,
就诊前对自己的病要有了基本的了解,查百度,问问别人,久病成医,多了解总不是坏事,但不道听途说,多问问几个医生,不同医生会有出入,多问多了解,才有助于做出全面的判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