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司匹林哪些人应该用副作用肠溶片预防心脑血管病 |
“阿司匹林,一个长达40年的错误”,微信上说的,对不对?
一, 阿司匹林的诞生,历史和用途——
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1853年有科学家就用水杨酸与醋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88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用于他父亲的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很好,二年后申请了发明专利,到目前为止已应用了百余年,是医学史上的精典药物之一,至今仍在世界上广泛用于解热镇痛药及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它还有抗血栓作用,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也就是说,阿司匹林应用历史悠久,广泛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疼痛以及用于感冒,流感,发热的退烧,可治疗急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等,还可对血小板的凝集有抑制作用从而阻止血栓形成,临床上用于脑缺血的发作(脑梗),心肌梗塞,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
二, 什么样的人应该服阿司匹林? 怎么用?
建议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肠溶片来进行一级预防——
1,
2,有心脏病史尤其是冠心病的人,近10年内有缺血性发作的心血管病人。
* 有早发的家族心血管病史(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
3,糖尿病者,40岁以上,同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 如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 吸烟。
* 有高血压。
* 超重与肥胖,尤腹型肥胖。
* 有蛋白尿(即使是微量蛋白尿)
4,50岁以上的人可用于消化道癌症的预防
已有证据表明50岁以上的人,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每天(75-100mg)长期服用,可降低某些消化道癌的发病风险,乳腺癌,胰腺癌也可降低,尤其是大肠癌(结肠和直肠癌)获益最明显,要服用五年以上获益。
所以:强调一下必须服的人是,已确认有冠心病(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确认),心梗,脑卒中,外周血管病,做过支架或搭桥手术的人如没有禁忌都要长期服用。
三, 阿司匹林有哪些不良反应? 服用时就注意什么?
阿司匹林不是万能药,服用风险依然存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它的不良作用有———
1,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可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穿孔,长期服用可引起食管,小肠,大肠的损伤发生,如溃疡或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等。
2,
3,
4,
5,
6,
总之,正在溃疡病出血,,需要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哮喘患者,以及在过去6周内有过脑部出血的人要禁用。
四, 预防性服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1,
2,
3,
4,
5,
五, 应服哪一种阿司匹林?怎样服用?
应该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缓释片,最好在空腹服用,没证明睡前服更有效,并且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作用是持续的,不必固定在某一时间服用。
如果你已发生了卒中,应该在溶栓24小时就开始服用,而且剂量就比较大,而且会大得多(150-300mg)
普通片阿司匹林和肠溶片阿司匹林只要剂量相同,作用是相同的,而区别 于副作用与服药方式不同—肠溶片副作用低,普通片高;肠溶片空腹服好,而普通片要饭后服。如将肠溶片切开服就成普通片了。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服肠溶片呢?
剂量有25,40,50,100mg/片,要看清剂量啊!进口的只有100mg
普通片服下后进入胃中,被胃酸破坏很多,将胃刺激得也很厉害,而肠溶片外边有一层抗酸的包衣,进入胃中避免提前在胃中崩解及对胃黏膜的刺激,它是抗酸的,而到达呈碱性的肠道才被吸收。所以肠溶片可空腹服,而普通片饭后服。可不能半开服也不能咬碎服。剂量每天75-100mg,为预防剂量.
如果你现在已50-60岁了,有以下二个或二个以上危险因素的应服用——
六,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发现哪些不适应该停止服用?
因为它抑制了血小板的凝集,所以增加出血风险,如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上腹部不适(普通片更)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烧心,烧灼感,腹痛,腹泻,厌食等(肠溶片不大会出现这些情况的)或者出现血肿,鼻子出血,牙龈出血,胃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服药12个月内消化道出血损伤多见,3个月达高峰,应该在服药后1-3个月定期查大便潜血,一旦出现血常规异常了就应该停止服,但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症状不显也要注意大便的颜色,如有异常去找医生,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皮肤出血等在严重情况下也要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