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休本身就有太多的奥秘,太多的未知,为了抵御和治疗疾病,一代又一代的医者在前赴后继,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X线,基因序列,器官移植,化学治癌等等,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疫苗,没有抗生素,没有B超,没有听诊器,,,,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怎么样,是否大部分孩子活不到成年,一场瘟疫可能将地球上的总人口减少一半,幸好我们活在21世纪,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和医生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揭示着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奥秘,不断地探索钻研改进,将医学科学新技术应用到实践,使医学技术不断攀向新的高峰,他们的创新和发明造福了全人类和人类的子孙后代,功勋永存!
今天此文给大家介绍一位杰出的德国年轻医生-福斯曼,是他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发明了心导管技术,由此技术的运用,为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光说一个放支架吧,不知拯救了世上多少人的性命。
他,福斯曼,德国外科医生,25岁时在一家医院任外科助理医生,1929年的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能不能为心脏复苏注射药物找到一个安全的途径(注:以前在抢救心脏停跳的危重病人,心肺复苏已不能,就向心脏内直接注射急救药,用又长又粗的针头注入让心脏想让它能复跳,当然这样做对心脏本身也是一种伤害,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在我做实习医生时都做过,那时心导管技术还没传到我国,又没有除颤设备,只能这样做试图救活病人),他设想,如果导管能够顺着静脉到达心脏,就可以通过导管给心脏给药物了,还可以用显影剂来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注:在此之前曾有人在马的静脉内插入一根长细管子到心脏,到底有没有真正到达心脏并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马仍能奔跑,一点事也没有;
在此之前曾有人用过显影剂想做血管造影,但都没有成功),福斯曼首先在尸体上进行试验后,就用自身来试验,第一次他请一位外科医生帮助操作,做了一半那位医生再也不敢将管子往前推了,就此试验结束,他向上级医生说明自己的想法,立刻遭到拒绝和反对,后来他骗取了一位手术护士的协作(后来成为福斯曼夫人),支持和信任,帮他准备必要的消毒器械和一根65厘米长的导尿软管,他自己在左肘处进行了局部麻醉,接着切开皮肤和肌肉,露出血管,然后将导管插入左肘静脉,经锁骨下静脉到达下腔静脉再到自己的右心房,65厘米的管子几乎全部进入,为了证实是否已到达心脏及到达的准确位置,勇敢的福斯曼和这位护士跑上了二楼到放射科,向导管内注射了显影剂,拍下了人类第一张心导管的X线片。
之后的二年间,他在自己身上进行了17次心导管试验,这些试验表明进行心导管技术对人体是无害的,不仅可以测量到心脏各个腔室的压力,心的排出量,血氧饱和度,注入造影剂后还可以进行正常的人体血管造影,看看血管到底怎么个情况。
1931年,他在德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报告,但在专业中未获响应。
限于当时人们对心血管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进行心导管技术可是心惊胆战的,试验者需要承担巨大风险,但真正阻碍和影响这项技术发展的却是习惯思维的偏见和保守势力的阻挠,在当时,福斯曼的试验被人们认为既风险又荒唐,招来无数非议,对他的自身试验是排斥的,遭到他们的一致声讨,德国心脏医学界讽刺他的试验不过是“马戏场上的技艺”,他被医院解雇了,到一家小的医院当了一名泌尿外科医生。
12年后,就在1941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外科医生库南德和理查兹,他们二人注意到了以前福斯曼开创性的工作,再次进行试验,他们在一医院内正式开展了这项工作,真正奠定了心导管在心血管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促进心导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到1945年心导管插入已积累了1200次临床试验。1956年他们三人,福斯曼,库南德和理查兹同时上台领到诺贝尔奖。
在距离第一次心导管试验超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后,默默无闻的福斯曼终于被世人知晓,当时他已50多岁了,是德国林区的一位乡村医生(图1),当知道自己获奖消息时说“心导管是打开未知大门的一把钥匙,但这以前的20多年里,没有人理解我”,“我就像一名乡村牧师,突然被任命为主教”。
现在的心导管技术已广泛运用,基层医院也会用,使很多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它,放个支架,放个心脏起博器,冠状动脉造个影,血管消融等等全是一句空话。拯救了多少心肌梗塞的病人,又有多少人免去截肢后的痛苦,对心血管,对肾脏,对颈动脉,对下肢血管等等的治疗提供了革命性的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