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我不是退休医生,我也要为医生们说些良心话!(下)

(2017-11-22 06:51:03)
标签:

医院

医生

杂谈

     美国每一万人 有125个医生,我国却少之又少,然而就是这些人让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30年(当然也有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看看吧,我国人均每年医疗消费是111美元,人均寿命是75岁;美国费用是8900美元,人均寿命76-78岁;欧洲高达一万美元,人均寿命78岁。  这是我国的医疗卫生人员的巨大贡献!骇人听闻的传染病消灭了,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依然站在第一线,2003年的非典就是个例子,共死亡人数是349人,其中1/3竟是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2003年卫生部正式报告医护人员的感染率高达 18.38%(占全国感染率的1/5了),这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出现如此高的医护人员感染率,他们是用生命在维护他们的职业道德,在最危险的地方,在进隔离室前写了 遗书,灾难现场,我们想到的是军人,却往往会遗忘同样在第一线第一时间赶到的医护人员,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重大伤亡就要往前冲,这是他们的职业本能。

    然而,很多媒体人看不到这些。看不到他们的巨大付出和贡献,看不到他们高强度,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在为一个远还不富裕的国家在做超国力水平的医疗保障服务,媒体人只盯着少数人的回扣不放,医院厕所没有草纸大做文章,扭曲了医生的形象,让中国的医务人员抬不起头来。中国社会对医生的误解都是媒体造成的,好像医生都是谋财害命之徒。好吧,让我看看,你们媒体人会不会生病!?


    医生看病不是修电脑,很多病因还不知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在每一个人身上千差万别,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有很多很多未知数,这样医疗本身就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医疗过程中也同样充满了风险。

    医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最宝贵,是不断从临床实践中学习的结果,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医生的认识偏差就会降低到最小最小,,多一点理解医生吧!多一点耐心等待吧!不要总觉得自己的病很重(在急诊室的病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首先看)等不到脾气就上来,你认为的重病而医生的专业判断并不严重,只给了一般处理就认为医生不负责任;也可能你对自己的病认识不足,认为是小毛病,而医生的专业判断其实是很严重的疾病表现,给出了很多检查,结果你就认为医生吓唬人,在骗钱;如果你急腹痛,医生一时没有处理你而让你再痛得严重些,暴露得彻底些,以便于他的正确诊断,你就脾气上来,他们忙碌得很没有那么多时间向你解说。在专业方面,请你相信医生,理解医生。

    医生说话不可能说百分之百,”也许’“可能”“大约”之类的话语让你听了不愉快,而江湖骗子才能说的“药到病治”的豪言壮语是不会从医生嘴里说出来的,越是专业越是出口谨慎,越不敢绝对保证,这,就是医学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下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医生面对的是病人,不管他是人民还是敌人,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文革下放时期曾为不少右派分子看过病,扣上了多顶帽子,我不想拿下来,继续我行我素,因为我是医生,在我面前的都是有病的人,而且都是中国人。


    2017年中国医生现状调研报告中说:从工作强度,生活质量,心理压力及职业规划等多维全面剖析当下中国医生的生存状态,近年来有关医生的负面消息很多,如频繁的医闹,服务态度差,回扣 等,外界对医生有很多误解,使他们十分困扰,医生疾病,猝死,,,,八成医生有睡眠问题,多患有过劳导致的疾病,工作强度已超过我们日常所见。50%的受访医生 表示自己平均每周工作60小时,25%要高达80小时以上,43.3%的医生平均每月在医院留宿8 次左右,超八成医生有睡眠问题,熬夜和失眠,不规则的工作和作息时间,生物钟被破坏,过劳导致的疾病,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偏头痛,抑郁,心脑血管病,,,缺少自我支配时间,闲暇时间首先学习,没有运动时间,生活质量堪忧,,,
     唷!不要说了,我已这么过来了,让别人多喝水,自己却不敢多喝水,让别人别憋尿,可门诊时坐下来后不由得我作主 ,中午下班了还有一堆人围着问这问那,我的笑肌冻结了,笑不出来了,再后,我烦了,再后,我走了。
“牛!真牛!”,后边的声音。
   亲!我也有家,有孩子,有老人,有一个长期病号要照顾,我要去做饭,我还有很多家务事要做,下午还要继续“战斗”,,,我牛吗?!我牛不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