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数学《沏茶问题》
(2021-01-13 13:36:1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的简单事例分析,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在动手操作、观察对比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工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太短暂,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安排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你们会怎样招待呢?
生:洗水果,沏茶......
师:你们真的是太热情了,热情好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会老师一定要到你们家里做客,感受一下你们的热情。
三、探究新知:
师:又是一个星期天,小明家也来客人了(出示课件)
师:哦,原来是李阿姨来了。妈妈要陪李阿姨聊天,于是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沏茶,小明愉快地答应了。那么此时小明在想什么?
生: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师:这句话中的“尽快”是什么意思?
生:用最短的时间。
师:你们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
生: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师:咱们一起看看,小明沏茶做了哪些事情?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
师:沏茶的工序这么多,你能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生:
师:看来,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考虑每件事情的先后顺序。
师:同学们,接下来你们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一起设计沏茶方案,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好吗?摆完后并计算出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展示,解说设计方案,学生集体观察。
生1:洗水壶
生2:洗水壶
生3:先洗水壶1分钟,再接水1分钟,再烧水8分钟,烧水的同时洗茶杯和找茶叶,最后沏茶,列式:1+1+8+1=11(分钟)
师:对于这些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为什么?
生: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洗茶杯和找茶叶,就节省了3分钟。
延伸拓展:
简介流程图:表达做事情顺序的图示叫做“流程图”,横向图表示先后完成顺序,而纵向图表示同时完成。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所用时间,还可以很快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
(展示规范书写格式)
师小结: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省时间,考虑做哪件事的时候有空闲,在空闲的时间里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就要同时做,这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节省时间。
师拓展:今天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数学源于生活,也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刚才我们所研究的“沏茶问题”取自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双法”之一“统筹法”,如果大家想继续了解有关华罗庚爷爷的生平和研究成果,可以上网收集查阅。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师:大家看,小明的同学小红近来感冒了,她想吃完药赶快睡觉,你觉得小红应该怎样安排以上事情?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如果要合理安排做一件事情,应该从哪两方面去考虑问题?
生:1、要考虑做一件事情必须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在做什么;其次要考虑完成这件事情时那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安排出来的方案才最合理。
师:那你帮助小红设计一个“合理安排吃药的过程”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2、拓展练习
(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2)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师: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明的妈妈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你们在生活或是学习中那些事情做到了合理安排?
生:
师总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的,合理安排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安排不合理就事倍功半。爱迪生一生有1500多项发明,正是因为他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短暂的人生中如此辉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