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内容。沏茶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也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本节课,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在教学中,我使用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图创设为客人沏茶的情景,并提出质疑“沏茶时通常需要做哪些事?”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学生帮助小明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问题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明确沏茶工序和顺序后,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同桌为一组设计沏茶方案,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学生展示了使用14分钟、13分钟、12分钟、11分钟的方案,明确这些方案都可以让李阿姨喝上茶,并追问“哪个方案用时最短”

选出最优方案后,提问“在什么地方节省了时间?”“怎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沏茶的简单事例分析,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在动手操作、观察对比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工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太短暂,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

录像(第一张幻灯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口算除法

1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

请大家先看幻灯片 口算我最棒:(暂停视频孩子们跟身边的父母说一说这几道题的答案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备课伊始,我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已经掌握了竖式计算还有必要进行口算的教学吗?我自己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是在脑子里列竖式计算的,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应该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这节课的内容与一、二年级知识的衔接点在什么地方?……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本节课的设计。
片段一:
师:还记得一年级学习的凑十法吗?
师:请完成这两道题!
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凑十法呢?
生:把7分成2和5,8+2=10,10+5=15这样计算简单。
板书:35+40=  35+4=  64+30=  64+3= 
学生完成后,师:为什么35+40和35+4中的加数中都有4,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35+40中的“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35+4中的“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所以计算的结果不一样。
本节课的口算过程也要用到类似凑十法的过程书写,而且口算的方法是把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综合考虑这两点,设计了如上的复习环节,通过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内容分析: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中学)

(一)单元总体目标

1.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

一、教学活动目的: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1、消防安全常识,扑救常识,灭火方法。
三、教学活动难点:
1、掌握灭火方法。
四、活动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2、四瓶液化气(小瓶),四个煤气灶(小)。
3、4台小灭火器。
五、教学方法:
1、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案例一
2003年2月23日,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七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电气焊修理部门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轻伤2人。
个人资料
静静的花园_38897
静静的花园_3889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