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

(2023-05-22 20:18:53)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的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学习正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引起个体认知结构的平衡到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更替过程。建构主义尽管分支很多,但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就是对传统认识的一种反对,即认为认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过程。     

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人的认知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具有主动性。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具有建构性。强调学习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己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具有累积性。强调学生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