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和特点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
(2023-04-12 20:36:54)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和特点
科学研究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一项科学研究,总是因某个某些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所引起,而每一个研究者(或研究者群体)的研究思路的措施,又总是围缆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没有真实的问题,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进一层讲,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和怎样提出问题,就决定了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倘若是要证实某一事实、某种假定,那开展的就是观察、调查等实证研究;倘若是一个有关概念原理或理论体系的问题,那开展的就是理论研究;如果提出的问题要求作精致的论证,那就少不了实验的检验和精确的统计推断…总之,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
2.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以求新为目的的人类实践,需要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知识、寻找新途径、解决新问题。欲求新,就不可能因循守旧,必须在解决科学问题的角度、方法、材料或结论上,向人类提供首创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发现前人尚未检验过的认识与实践成果。缺乏创造性的研究,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研究。
3历史继承性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往往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前赴后继地努力。牛顿说,如果说他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很形象地点明了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以力学的发展史为例,从伽利略确定惯性定律开始,到牛顿力学的建立,直到相对论力学,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力学都是在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尽管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的变革,但力学的基本规律并没有被推翻。
4.规范性
欲使科学研究得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克服随意性,从而保证全过程的客观性,这就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比如研究假说的表述、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结果的推论等等,都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学术)界要求共同遵循的原则,其研究过程及其结果才会得到公认。
教育科学研究同样是由教育问题所引导并围绕教育问题而展开的;创造性同样是其根本特性,即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效果的教育研究是毫无价值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教育科研也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否则难以称其为科学。除此之外,由于教育科学研究涉及教育对象一学生,所以必须考虑教育科研的教育性、伦理性原则。又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较长,教育研究难以速见成效,故不可操之过急。从教育科研的目的看,既要追求揭示因果关系的认识效果,即“求真”,又要追求改进改善的社会效益,即“求善”,也就是说“求真”与“求善”并重,且往往更偏重“求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