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药剂师冀连梅聊天:宝宝生病用药无小事,理念决定疗效

(2014-04-21 17:14:06)
标签:

药师

冀连梅

用药

儿童

生病

分类: 微播炉

导语:

有些新鲜事物的出现,喧闹后不留回想。而有些事物的出现,却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乃至思想。身处在这样一个信息交互发达的当下,很难不被影响到。药师便是这个自媒体时代重新被认识和理解到的一种身份和一个群体。本期向各位爸爸妈妈推荐一位在微博上孜孜不倦地进行用药科普的执业药师冀连梅。

嘉宾:@和睦家药师冀连梅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执业药师。 

主持:郑先子 新浪育儿频道执行主编

问:在以往我们的用药经验里,宝宝生病了,药到病除就是压倒一切的真理。为什么您说“理念决定疗效”呢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推崇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所谓“神医”,家长们受到了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宝宝生病时,家长们总是想着赶快用药,寄希望于药物能让宝宝立刻远离疾病,但事实上,现代医学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任何疾病都有它发生发展的一个病程,任何药物也都有它特有的适应证以及疗程,是不以家长们迫切希望宝宝脱离疾病的愿望为转移的。举例来说,宝宝最常患的普通感冒,通常都会发烧3-5天,用不用感冒药都是这么长时间,如果家长们有这样的理念,在这期间也就不会给宝宝乱服所谓的“消炎药”(常常是头孢等抗生素)。但如果宝宝发烧超过了3天没有好转的迹象,有可能是感冒并发了细菌感染,此时家长们若有这样的知识,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宝宝的疾病。如果医生诊断宝宝是细菌感染,会开抗生素等抗菌类药物,这类药物需要遵医嘱足量足疗程地使用,如果家长们有科学使用抗生素的理念,就不会看到宝宝稍有好转就停用抗生素导致疾病不断反复了。

 

问:我们看到近两年国家在出台一些针对儿童与成人药进行区分的规定。以往药品上只注明“小儿酌情减半”的这种含糊说法在一位药师看来是不是十分粗蛮,不负责任呢?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小儿酌情减半”是非常不科学的用药方法。这是把儿童直接当成 “缩小版”的成人来给药。事实上,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肝、肾等重要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解毒排泄功能弱,容易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不良反应,小病用药不当导致大病就医的孩子不在少数。另外,儿童吃成人药还有其它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剂量不易掌握。通常医生会开出每次服1/2片或者1/3片这样的用法, 但实际生活中,就连我们这样的专业药师也无法准确把握比例掰开药片,更别说普通家长了。二是口感不适合儿童。特别是有的药被掰开后,味道让孩子接受不了,比如强的松片,掰开后非常苦,我们常常要教家长们把药包裹在孩子爱吃的食物里吞下去;三是服用起来不方便。成人的药基本是片或者胶囊这样的剂型,儿童的吞咽功能还不成熟,很多三岁以下的幼儿甚至还不会吞咽这样的剂型,存在着误吞入气管的危险。因此,给儿童用药一定要选用适合儿童的剂型,比如混悬剂、干混淆剂、糖浆剂、口服液、滴剂、颗粒剂等,按照儿童的年龄或者体重准确量取剂量。 

问:国人比较迷信外国的东西,在药品选择下也会表现出来,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药品是专业性非常强的特殊商品,身为专业药师,我不建议家长们海淘药品。治疗常见疾病的药品,国外的不一定比国内的好,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比如有家长听信网络上卖家的忽悠,买了所谓的“万用药膏”“小蜜蜂”紫草膏,宝宝出现尿布疹、蚊子包、湿疹等皮肤问题都拿它来涂。但其实这个药膏在国外只不过是一支普通的户外药膏,作用相当于中国的清凉油,只限于两岁以上的人群使用,而且也不能用在有创口的皮肤上。一旦长期用在有创口的皮肤上,有造成肝损害的危险,并不像网络上卖家宣传的“可以吃的药膏”那样安全。并且,阅读外文说明书获得相应的用药指导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还是比较难的。而说明书是用药的重要参考,如果不能读懂说明书,对于用药的时间、剂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就难以明确。且不说大多数人缺乏相应的外文阅读能力,即使能理解这些外文,如果没有专业的医药学背景,也不一定能理解某些专业术语的真正含义。

问:在宝宝生病的问题上,大多数家长是把信任无条件给到医生的。像“听医生的就好”或“听药师的就好”。您觉得父母这样是否合适?在照顾生命生病宝宝的事情上,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应该做到哪几点呢?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在一个有健全医疗体制的社会里,普通家长确实不必像医生药师一样精通医药学知识,应该信任医务人员,遵医嘱使用药品。但当前我国“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并不健全,家长们偶尔也会遇到开“大处方”的医生,也会碰到滥用药之类的不良医疗行为,因此,家长们有必要自己多学习一些用药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对于明显的滥用药物能够识别。同时,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了了解后,可以从容淡定地护理宝宝。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己在家护理观察,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而不至于宝宝身体有点风吹草动就手忙脚乱,第一时间抱去急诊室。要知道,很多宝宝容易得的疾病的康复,取决于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家长的精心护理可以更好地帮助宝宝战胜疾病。

本期推荐书目

http://s4/mw690/0041vpXFzy6IhtWtd99c3&690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冀连梅著

 

推荐语:说故事,讲知识,全面解析30多种常见疾病和近40种非处方药,为您配备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小药箱,帮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更多文章请访问新浪育儿【养育有道】专栏

----------------------------------------------------

感谢阅读,我们有一点儿心心相印了;)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的微信号是:yangyuyoudao

官方微博 @新浪育儿


我们倡导:

----养育之道,勿忘初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