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angela王诗龄王岳伦李湘时装周 |
分类: 主题推荐 |
大众通过消费明星来满足自己,产业通过制造明星来满足消费,明星通过成为明星来实现个人价值。只要有娱乐业、时尚业存在,明星就会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就像工厂必须源源不断制造产品一样,今天张三,明天李四——现在轮到Angela。
没有人规定明星不能是小女孩,小女孩中没有人比王诗龄更合适,各种的天时地利人和,决定了就是她。
但娱乐圈毕竟不是普通的制造业,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是各种欲望的大荟萃。因为它的诱惑和竞争,人性的善与恶都更容易激发出来。所以,我对天真懵懂的儿童进入这个领域,还是心存一些担忧的。
父母是孩子的上帝,很大程度上孩子是被父母塑造的。像Angela这样的孩子(自从她被决定向国际舞台进军,她就已经很少被称为王诗龄了),既然被父母引进(或者说推进)了这个圈里,父母就负有保护孩子的责任。
把孩子引入这个圈子,就意味着让她成为公众人物,失去隐私,失去某种程度的自由,按人们期望的那样去生活,至少表现出人们期望的那样。经验丰富的成年人,或许可以在“真实的自己”和“公众形象”间找到平衡。但对于价值观尚在形成中的孩子来说,很难分清什么是公众的需要,什么是自己的需要,这会在一定程度迷失自己。光环是个好东西,但要明白它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在我头上,我是否真的需要它。
人生其实有很多可能性,但如果某方面过于成功,便很容易沿着那成功的大道一直向前,再难转弯。而一个孩子,过早确定了人生的方向,等于扼杀了其他的可能性。当然,具体到Angela,因为她的条件太好了,时机也太好了,不顺势而为简直有浪费资源的嫌疑,所以另当别论。
话题是娱乐圈少不了的调料,你要成为公众人物,就必须被人议论,没人逃得过,甚至求之不得。议论就等于关注度,在娱乐圈,没人关注,你就死了。所以范爷那句话:“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大意)实际上有点矫情,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其实,没人抵毁你成得了范爷吗?抵毁和赞美对这个圈的人来说,就像手心和手背不能分离,只要手还在,你就必须同时接纳这两面。
道理虽然懂,但其实很难做到。因为人都有自尊,哪怕出于功利的目的,也很难欣然接受抵毁。对孩子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孩子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也没有那么强的分辩力,承受力更是有限,所以,当那些对关注度有利的话题真的出现时,孩子却可能受到伤害。如何保护孩子不受伤,是父母也是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