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2022-04-12 09:25:58)
标签:

教育

分类: 时光随笔

转眼间三月份已悄然而去,回顾新学期的课改之路,在课改方面有了以下几个转变: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一、研课备课方面的转变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备课组仍然实行的是集体备课,大家都能积极认真地参与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一次的集体备课,都有中心发言人。活动中我们群策群力,一起研究学情、研究教学重难点、研究教法学法,同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在互动交流中,我们不断改进教法,完善教案,总结教学经验,营造团结、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围。除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外,本期我们按照新课改教学模式,分工精备每一课的课件。每个人都是尽心尽力地备好每一节课,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二、早读方面的转变

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务处统一要求,我每天早上提前在黑板上写清早读任务、检查方式。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每天的任务我会结合前一天的语文教学内容适中布置。在早读内容安排时,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由拼音、词语、多音字等到课文,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知识的积累。在朗读形式上,尽量多样化,同桌读、分组读、齐读、生领读,师领读、轮流读、比赛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除此之外,造氛围、讲方法。在早读课上引入竞争机制,创造竞争向上的氛围。个人与个人,一小组与一小组,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看谁读得快,看谁读得有感染力,诗歌朗诵,分角色朗读,形式灵活多样。还举行背诵比赛:比谁先完成任务,哪一组完成任务的人最多。早读中我充当的角色是引导者、解疑者、参与者,指导更具有针对性。课改,体现在我们的早读中。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三、预习内容要求方面的转变

预习是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课前对教材了解得越深入,课堂上就会越主动,扎实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更加得心应手。本期的课前预习要求更具体,操作性更强。我们的预习步骤:标自然段序号读课文三遍,自己读两遍,给家长读一遍,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词语要用工具书查出来,批注在该词语旁边在文中找出一类字和二类字,一类字下画,二类字下画o,二类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涂淡黄色,一类字组成的词语和词语表的词语涂淡粉色给课后的二类字和一类字组两个词,如果一类字和二类字重复,直接在一类字旁边组词,特殊结构和特殊部首要标注在该字旁边;有蓝体的多音字要用工具书查出来,给不同的音组词,并了解该字的用法;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导学”部分。除以上预习内容外,有能力的同学建议阅读课后题,尝试解决。有时还会布置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学习《赵州桥》一课时,布置让学生查找桥的种类,世界或中国名桥的资料。由于预习步骤和要求明确,所以学生的预习效果越来越好,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打了基础。我们的第一课时往往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还有字词的学习,整体难度不大,所以第一课时的课堂展示机会基本上让给了班里的学困生。由于预习充分,现在课堂上敢于展示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再是上学期的少数同学。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    

在上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个别小组长缺乏组织管理的能力,一人说,全组人等答案,还有个别组员不会倾听,而且不能积极参与小组内的学习、交流与质疑环节。本学期有针对性地对班里的小组长进行了培训,要求群学环节一般由每组的c,号同学先发言,b号同学补充,a号同学总结点评。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时,根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对应的成员上台展示,而且因每类同学上台展示加分多少不一,所以组长也愿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的任务是巡视课堂,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让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发现有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及时提醒组长,让他在小组学习中具有话语权,为他在汇报展示环节创造表现的机会。本学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序、有效、有积极性,展示的学生面也更广,不再像上学期,常常是组长上台展示。现在孩子们上台后也越来越自信,能大胆地侧身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能及时评价补充,声音比上学期更洪亮,语言流畅课堂因“展示”而精彩,学生因“展示”而自信,正是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促进了孩子们一系列的进步和变化。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当然,目前课改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堂上还不够放手,有时老师讲的偏多,没有很好做到精讲点拨;有时学生上台展示时并不顺畅,有点浪费时间,导致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课堂上有时对学生或小组的评价不够及时,评价语过于简单。

浅谈课改中的几个转变(刘艳平)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改的精髓,只有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收获与进步。虽然本学期在课改方面有了一些转变,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将课改进行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