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及时止损(高格)

标签:
教育 |
分类: 时光随笔 |
开学月余,课改依然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因为它关乎我们的课堂。作为一名三年级语文教师,我的语文课堂也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生着变化。
践行课改后,课堂很热闹,也很有趣,但是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上下来,到底算不算高效?学生们掌握了多少?一串的疑问,我察觉到我的课堂好像出问题了。发现问题,就要对症下药,及时止损。
课堂上,我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改精神,高频地夸奖学生,“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了不起了”、“掌声鼓励”之类的话俯拾皆是。尤其是在公开课,即使学生的回答模棱两可、含糊不定,也给予夸奖,看似鼓励教育,确让学生雾里看花,失去了求真精神,对自己不能够正确评价。这种缺乏指导性的表扬,学生们听腻了,也难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现在学生进入了“疲软”期的原因之一吧。
“表扬不能让孩子迷失‘最佳答案’”,新课改鼓励孩子自主思考,不等于老师不作引导,教育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在教学中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评价要切合孩子的实际,迎合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引导。
我的课堂上,自主学习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接伴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学生能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但通过我在课堂上深入观察,部分通学在群学时过于展示自我,而那些不善言辞、腼腆的孩子却失去了很多机会。
其次,课堂上学生们更乐于参加热闹的合作,经常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间到——停一停!”在我的示意下,学生停下来,课堂回复了平静。但喧闹的背后,也许少了更多的冷静的自我思考……
“合作不能让孩子们缺失独立思考”,于是我引导学生在问题抛出后,一定要先独立认真地思考——独立学习的课堂。慢慢地,学生也改掉了之前一看到问题就立马起来的坏习惯。因为有了思考的空间,他们的表达也有了独特的见解。所以,我意识到了——提倡合作,但不能缺失独立思考。
课改,是势在必行;课改,志在必得;课改,贵在坚持。课改之路还很长,且践行且反思且成长,相信有大家的齐耕耘,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