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2022-05-15 20:43:20)
标签:

阿奇原创

罗布人村寨

罗布泊

塔里木河

神女湖

分类: 阿奇足迹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需要的一定是有所需求的,而需求的未必是一定需要的。
    生存对生命主体来说需要一定的必要元素,如空气与水,当然还要有食物的补给,往往,生存条件稳固后,我们便有了更多的需求,比如美味珍馐,比如更为丰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后,我们便把喜欢当成了需要,太多的东西充斥于生活,成为取舍两难的纠结,人们想要从极繁的状态中挣扎出来,便出现了极简主义的追求者。
      简与减,去繁才简,是减法,却又似乎不是单纯的减......罗布人的生活让阿奇看到了真正的简,似乎已经无法再减了!
                                                                            ——大眼阿奇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2021年7月15日,7:30离开库尔勒,极好的睡眠让阿奇一家精神饱满地踏上新的旅程,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处的罗布人村寨。
    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车子不可入景区内。
    罗布人是维吾尔族的一支,他们生活在罗布泊地区,上千年前一直以捕鱼为生。你一定很奇怪,被世人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让人望而却步的沙漠、戈壁,常有飞沙走石突降,冬季奇寒,夏日酷热干燥,哪里可以养育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民族?阿奇的困惑也在于此。
    罗布泊又叫罗布淖尔,“罗布”在维语中意为“聚水之地”,而“淖尔”蒙语为“湖泊”,“罗布淖尔”合起来为“聚水之湖”。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包括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多条河流的归宿地,《汉书》记载,这里“多葭草、怪柳、胡桐、白草,民随蓄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骆驼)”,可以想见,丰富的河流湖泊足以养育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逐水而居的罗布人是罗布泊最最原始的原住民,他们与楼兰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楼兰古国的神秘消失,罗布泊变成了风沙漫漫的荒原,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罗布人历经千年不断逐水迁移,终于有那么一支依塔里木河而居的村寨向世人展示着这个神秘罗布土著的生活状态,他们已经不再“不种五谷,不牧牲蓄,唯以小舟捕鱼为食”,不再仅限于物物交换,旅游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他们放羊、他们用胡杨木制作工艺品出售、他们跳起古老的狮子舞和“小步拉面舞”以供前往村寨的游客们欣赏。
       然而,老一代罗布人依旧保持着传统极简的生活方式,又或许应该是为满足前来探秘者的好奇,罗布人村寨将那种极简的状态搭建在那里,走进去,将那层神秘的面纱层层剥开,虽只是管中窥豹也是一件有趣而又令人兴奋的事情
    罗布人村寨的探秘从阿不旦广场开始,阿不旦是指“水草丰美,适合人居住”之意,想来这是罗布人最美好的期冀吧!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随景区车一路越过蜿蜒曲折的沙漠公路,蔚蓝的天空,薄如轻纱的白云若有若无,干燥的热浪扑面而来,沙丘连绵起伏,不规则的褶皱是风给予它们粗犷的雕琢,偶有一小片芦苇与荒草镶嵌其中,给人以生命的倔强。连续盘桓,车子戛然而止,司机师傅说,这里是神女湖,游览完再回到这里乘车。
    这里有些供游客选择的沙漠娱乐项目,游客们各自随意散去。举目,除了一处服务区,我们被沙丘包围着,便以为神女湖只是个曾经,也好,前几年与妮子在撒哈拉并未尽兴,正好在这里弥补一下。
    寻见一条伸向沙漠之中的木栈道,沿栈道前行,登临一处制高点,蓦然发现一汪湖水静谧而温情地静驻在那里,风轻而云淡,湖水澄澈微澜,一只独木舟斜倚在水边,沙丘与天空相伴在湖水中对影成双,偶有一两只鸟儿在天水间划过,恍若世外仙源一般。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沙漠中起伏连绵的公路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沙漠雕塑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伸入沙丘的木栈道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装饰着羊头的胡杨木大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静谧的神女湖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胡杨木雕凿的独木舟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翻飞的小鸟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沙漠中的绿洲总会给人带来无限欣喜,胡杨雕凿的独木舟让我们一下子捕捉到一份罗布人原始生活的元素,遥想当年,泛舟打渔,木柴熏烤,只配以盐和“蒲黄”(一种花粉),食材最本真的味道,极简却极鲜!
    岸边沙丘上一排精致的足印吸引了我们,那该是飞鸟们留下的吧!我们决定爬上高高的沙丘,想要将自己的足迹也留在这里,一步一步,显然,我们的脚步没有鸟儿的轻盈,我们完全暴露在高温与曝晒之中,松软的沙丘,越往上越是举步维艰。
    妮子突然俯下身子,继而匍匐于沙丘上,对我们做出禁声的动作,然后小心翼翼举着手机跟踪捕捉,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只古灵精怪的小蜥蜴。极度好奇的我们与极度好奇的小家伙不远不近地周旋着、对视着、定格着。
    这里是沙漠地带,空旷、干燥、苍凉,极致的热与极致的寒,但这里却是属于它们的家园。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鸟儿的足印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我们的足痕,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踪影全无。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妮子在捕猎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沙漠上的精灵。
    回到乘车点,已然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短短的一个小时,我们已经感受到沙漠的严酷。离开神女湖,下一站是狩猎人家与打渔人家,依水而居的村落,水域不大,却生机着一片绿意,胡杨是这里最古老又最高大的树木,也是这里生活起居可利用的唯一树种,水边芦苇一丛一丛,没有见到这里的人们常用的罗布麻,罗布人极简生活的主要来源,着罗布麻衣、喝罗布麻茶、吃罗布麻粉、抽罗布麻烟,难以想像,如此全能的罗布麻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这里开始,我们进入徒步模式。
    途经沙漠驿站,是提供游客休息调整的地方,整个驿站全部以胡杨木为主材建造,彼时,让人想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那些沙漠驿站,想来,定比现在的条件相差甚远。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若是秋日,金黄的胡杨映在清澈的湖水中该是怎样的美不胜收。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打渔人家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沙漠驿站
    继续前行,穿过塔里木河上的吊桥,我们进入罗布人民俗村,迎接我们的是这里几位年近百岁的老人。
    据说1987年全国3700多名百岁老人中,罗布人占了近900,1989年全国评比健康百岁老人19名,罗布人占了6名。早期罗布人的主食是鱼,红柳点火烤制,没有更多腌制调料,除了盐,吃时只用些叫“蒲黄”的花粉作为调味料,这种花粉后来被论证为很高级的保健原料。这里没有水果与蔬菜,芦苇拔起的白色嫩根就是他们的菜肴,罗布麻茶是他们生活饮用的唯一茶品,然而就是这样的极简,却是百岁老人频出,而且他们还耳聪目明、干活打鱼身健自如。
    芦苇做顶的遮阳棚下,三位罗布老人正在埋头雕凿胡杨木工艺品,他们动作娴熟,须髯银白,面容却红润饱满,问及年龄,最小85岁,最大已93岁,恍然,这才是对鹤发童颜最直白的诠释吧!
    进得村寨,芦苇草搭建的房屋、泥土堆砌的民居、红柳串起的烤鱼、胡杨木枝与枯杨树共建的凉亭...极简中的质朴比比皆是,突然对这样的极简有了不同的认识,或许与世隔绝造成了罗布人的物质匮乏,但却成就了大都市的人们不可匹及的简,简得原汁原味,简得健康自然,简得卸去了过多的负担。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吊桥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塔里木河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芦苇为顶的遮阳棚下,三位近百岁的老人正在雕凿胡杨木工艺品。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民俗村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草屋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凉棚中小憩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红柳枝串的烤鱼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古木胡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胡杨开花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红柳树花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路遇一位百岁老人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村头的羊群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通向乘车点的路上,隔上一段路会设有一个遮阳草棚,对于酷热难当我们真的很贴心。
    为人迎合游客对罗布人生活更深的探究,这里每年会举办“罗布人民俗烧烤节”和“罗布泊金秋大漠胡杨艺术节”,可惜我们时间不对,无缘欣赏如此热闹与盛大的场面,但也看到景区中“西域第一大烤炕”和“西域第一大馕坑”等极具民俗特色的设施,还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西汉时期的“烽燧”遗址。
    在民俗区域外围我们发现了大片大片淡粉色精美的小花,它们一串串如同倒挂的铃铛,可爱至极,却全然不知原来这就是罗布人生存必需的罗布麻,更是罗布人极简生活中赖以延续的重要保障,小小的罗布麻,罗布人祖祖辈辈的“生命仙草”。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西汉烽燧遗址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古树胡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罗布麻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西域第一大烤坑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午餐,我们在景区内的餐厅吃了丁丁炒面、抓饭、羊肉串,也发现这里还可以住宿,若有下次,一定住进来,深入感受一下罗布人村寨的清晨与黄昏,那一定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
    下午13:20我们离开罗布人村寨,晚上到达吐鲁番,再次感受着火炉般的温度。已经开始返程了,我们在酒店楼下的商店中买了酸奶巴旦木、葡萄干,哈密瓜,带给家人的新疆特产。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疆域之行--罗布人村寨
    吐鲁番的晚餐,椒麻鸡、土豆丝、拌面、肉片蘑菇。
    明天游览被称为中国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疆域之行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