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我们不时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与鬼斧造化,敬畏是自然流露的情感,而人类的伟大也于大河山川中无处不见其震憾心灵的影迹。
——大眼阿奇
疆域之行,独库公路开山引路,筑路工人用生命铺就出一条贯通南北疆的天路,随处可见的壮美景色,也随处伴随着险恶地貌。吐鲁番,上天将低于海平面150多米的土地给于这里的人们,并馈以独特的暖温带荒漠气候,炎热如火炉,早晚温差极大,严重缺乏地表水,干燥而多风。
2000多年前的人们利用聪明智慧为这片上天并未偏爱的土地开凿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引雪山与冰川融化后的地下水,让这片干旱的土地灌溉出人类得以生存的绿洲,更是让这里成为享誉全国的瓜果之乡,葡萄、葡萄干、哈密瓜、杏子...适者生存之后的创造与改造,古代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
七月的吐鲁番,极致的温度仿佛要将暴露在地表上的一切烘干直至枯萎、爆裂,气温任性地蹿升着,火焰山前形如孙悟空“金箍棒”一样的温度计已经到达80度。当地人说,这样的天气去坎儿井正合适,比空调室还舒服。
2021年7月16日,晴,9:43分从酒店出发,气温35度。
今天的第一站“交河驿.坎儿井源”。
方才走近交河驿.坎儿井,干燥、酷热瞬间袭来,呼吸变得急促,心脏透过簿簿的防晒衣发出“咚咚”的声响,暴晒下,汗水来不及流淌已经瞬间干涩在皮肤表现,皱皱的,极不舒服。
搜寻时吐鲁番的“坎儿井”景区,你一定会产生困惑,因为一下子便开启了选择题的状态:交河驿.坎儿井源、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传承区。四个景区各有千秋,坎儿井民俗园被当地称为“老井”,毋庸置疑,这是吐鲁番最古老的井,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与“老井”对应的那就是“新井”,坎儿井乐园因为新便注入了最为专业的博物馆概念,以科普为主要元素,人为因素会多些;坎儿井传承区被称为这里最“土”的井,没有过多的修饰,原汁原味儿的内容,规模上也比较小;于是,交河驿.坎儿井源便成为我们最后的选择。
交河驿是大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景区内设有驿馆议事大厅、驿承宅、烽燧、坎儿井源、世界大晾房、葡萄长廊等,并通过一些情景再现形式直观地让人们了解丝路驿站那段辉煌的历史。
世界最大的晾房,是用来晾晒当地特产葡萄干的,对于一路只能远远可见的晾晒房的我们自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惜,晾晒房空空荡荡,应该是还没有到葡萄丰收的季节,而葡萄长廊也只架了长长的架子,一棵葡萄秧也没有见到。
乘坐电梯下降到地下五、六十米深的坎儿井中着实是个很神奇的体验,当裹着一身焦灼燥热的我们走出电梯时,立刻被一股凉气包围着,转而便有了透澈心扉的舒爽。
几条通往深处的暗渠哗哗流淌着清澈的井水,有竖井通往更深的地下水,
通道壁上清晰可见的是人工开凿的痕迹,在那个没有任何机械与精密测绘仪器的年代,如此浩大的工程靠人一下一下的开凿,并精准定位完成,置身于此,如何不叹为观止。
路过村庄,村内马路两侧树木茂盛,无法想像这里是干旱少雨的地带。
路边的葡萄园
路边晾房
路边晾房
路边晾房
走进交河驿
古丝绸之路中驿站、马帮等情景再现。



坎儿井开凿原理与构造
人工开凿



暗渠

暗渠

用吊筐将挖出的土运出去,简陋的工具完成巨大的工程。

竖井


世界最大晾房

想像一下挂满葡萄的样子

还没种葡萄的葡萄长廊

想像着坠满葡萄的葡萄架,荫凉而充满诱惑。

马帮驿站

离开交河驿.坎儿井,我们踏上回京的道路,但旅行还没有真正结束,我们又遇到了如同传说中的“精绝古城”般的哈密魔鬼城,那里才是我们疆域之行的完美收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