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肿瘤医院所看到的(二十六)
(2016-11-30 19:37:52)
标签:
肿瘤医院鼻咽癌复查杂谈 |
分类: 抗癌历程 |
又到了深秋时节,从我在上海肿瘤医院结束放化疗出院算起,已经足足五年了,我回到了上海肿瘤医院进行例行的复查。
还是熟悉的建筑,还是不变的氛围,门口水池中央的医院徽标雕塑在喷泉和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灵动,向天空伸展。树荫公园里旁的空地上搭有两幅巨型的宣传海报,宣示“上海肿瘤影像高峰论坛”将在上海肿瘤医院举行,海报上张贴的嘉宾专家头像来自海内外,当然也不乏本院专家。
门诊大厅内仍是一如既往的人头济济,长长的队伍一步步的挪移,没有丝毫的喧哗,每个人的心头都是沉重的,偶尔瞥见的笑容也是僵硬的。
在五楼特需门诊室里,胡教授叫到了我的名字,记起了我的病情,客气地招呼我坐下,点开电脑档案,说,你已经五年了,这次做个磁共振检查吧。然后是例行的鼻咽部的体格检查。双颈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间接鼻咽镜下示鼻咽未见明显新生物,颅神经阴性。那就是说一切都是好的。过了几天,磁共振的报告也出来了:与去年检查对比,无变化,那也是一切正常。
oh yeah,五年了,我终于平安顺利地度过了!度过了五年生存期,就算临床治愈了。而我同时也打听到,与我同期一起住院的那些病友们也都还健康地活着。
生了癌,还能活都久?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多少的癌症患者和家属。由于个体差异,没有人能回答。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大数据。引用专家的话: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防所肿瘤防治科主任、主任医师郑莹表示,据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上海每年有6.1万新发癌症病人,每天就有169人被新诊断为癌症。在上海,每年有3.7万人死于癌症,每天就有101人。去除老龄化因素后,患癌的风险在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40多年当中并没有变化,而死亡率却是在下降。癌症患者活过五年的概率已经达到了54%,而在40年前,这个数据连20%都不到。
患鼻咽癌,还能活多久?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统计,目前鼻咽癌的诊断和放射治疗都已达到了精确的程度,而且在化疗方面也已经找到一套适合东方人的鼻咽癌化疗方案。因而,鼻咽癌的治疗能让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得到较大提高,达到了80%左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适形调强放疗(IMRT)小组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对419名鼻咽癌患者的跟踪调查发现,早期鼻咽癌五年生存率可达100%,IV期五年生存率也高达68.90%。
五年生存率是指肿瘤经过治疗后,患者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达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而 80% 的转移和复发发生在治疗后三年之内,只有 10% 发生在治疗后五年之内。所以,肿瘤治疗后五年内不复发,其再次复发的机率就很小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都是鼻咽癌治疗的顶尖团队。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医疗事业的发展。就在前几天,2016年11月13日,复旦版《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正式揭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位列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第24位,位列全国专科医院第一名,病理科连续第六年排名全国第一。
就在我取磁共振报告的当天,我看到医院大院内的巨幅宣传又更新了,粉红的海报传递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缔结为“姐妹医院”暨学术研讨会。这是肿瘤医院对外缔结的第N家“姐妹医院”。肿瘤医院已先后与美国最著名的M.D.安德森肿瘤中心、欧洲最大的肿瘤中心Gustave-Roussy、新加坡癌症研究机构、欧洲肿瘤研究所等签约合作,共领癌症治疗最前沿。
上海肿瘤医院,是我生命重生的地方,我会每年来看的。
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