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导入要合情合理合时,遵循针对性、趣味性、铺垫性、多样性等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机,效率倍增。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重要性,原则,方法,实践。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节高效课堂的敲门砖。一个良好的充满艺术的导入能够从上课的第一秒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激起学生对整堂课的渴望。同时,好的导入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多探讨好的方法和策略,并以此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和效率。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之前,必须要熟知教材,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钻研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生认知特点,熟悉班级特点和教学设施。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设计导入环节,而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
2.趣味性原则
我们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新颖有趣的材料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感兴趣的“新异刺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强化他们的感知态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就能积极学习,享受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堂课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3.铺垫性原则
课堂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它只是整堂课教学的一个序幕,为课堂的整体部分服务,切不可喧宾夺主。所以课堂导入的设计不能过于花哨,一定要把握好度。同时,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尽量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另外,完整的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一个系统,课堂导入只是整个系统的铺垫,我们不能忽视其他的环节。较好的导入能够与后续的环节相呼应。
4.多样性原则
课堂导入的设计一定要灵活多样,不能一成不变。没有新意的导入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课,对课堂的导入进行艺术性和多样性处理。同时,英语老师也应该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熟知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和艺术细胞,具备超强的表演才能和英语表达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设计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导入,让英语课堂丰富多彩效率倍增。
三、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
教学英语十多年来,我也在英语课堂导入这方面下过一些功夫,认真琢磨了不少,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积累和心得体会。
1.音乐导入
音乐和英语语言一样,都具有韵律,具有美感。音乐同时又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我经常会搜集一些适合学生的旋律鲜活明快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他们更能发挥特别的作用,尤其是有些音乐还可以配上视频,视听结合,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很快就能被优美的旋律和绚丽的画面所吸引,迅速进入老师预设的环节中。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预备篇第三单元What color is it时,我就以一首儿歌Color导入新课,充满活力的童声和不断变换的色彩刺激着学生们的听觉和视觉,同时也激起孩子对在小学时学习颜色的一些体验。有了这个良好的导入,这整堂课高潮迭起,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被颜色紧紧抓住,效果非常好。还有,在教学九年级最后一个单元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的Section A部分诗歌I remember时,我选择了脍炙人口的《友谊地久天长》。柔柔的音乐绵绵响起,歌声勾起了孩子们很多共同的美好回忆。他们和着音乐轻轻哼着,眼神交织在一起,然后会心一笑,彼此之间那份友谊更加深厚,那份回忆立刻涌上心头。
2.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是最方便最简洁的方式,也是老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人教版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每个单元都有与上课内容密切联系的插图。我们还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契合点的图片或照片,通过对此图画的描述、问答,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这种讨论方式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他们了解信息的愿望和学习新课程的内动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我利用我在网上搜索的一张关于未来世界的猜想画来导入新课。首先我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about the future in the picture? Do you agree with that? 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并分享:What do you predict about the future world?Please be creative and share with us!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激情澎湃,畅想未来,关键词will也很自然的频繁出现在他们的描述里。这种导入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也启迪了他们的思维。
3.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我们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同一单元或相邻单元的话题和知识点都有非常强的关联,所以,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可以很好地导入后面的新知识。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和启发性,温故知新,巧妙自然地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可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抛绣球式的自由对话,也可以是提问、默写、竞赛等方式。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10 I'd like somenoodles.时,我就组织了一个单词竞赛,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合作写出所有学过的或者是学生知道的与食物有关的单词,时间2分钟。结果,学生们说出了很多的单词,包括这一单元将要学习的新单词,甚至还有很多没有学过的单词。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过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得到巩固,新的单词也得以呈现,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悬念导入
上课也如同讲故事,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设置悬念,结合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学生的解疑欲望,从而促使学生投入学习,集中注意力,探究悬念背后的真相。这样导入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Unit9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我在电脑屏幕上展示一张我妹妹和她朋友的照片,然后让学生们猜测谁才是我的妹妹。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却卖了一个关子:“在公布正确答案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去描述一个人。然后我会详细描述我妹妹长什么样儿的,看看你猜得可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非常高效,孩子们非常认真,而且完全准确的分辨出我妹妹,并且能顺利描述身边同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收获着。
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文化品格也反映出我们需要在了解学习这些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的能力,同时提高文化鉴别能力。在利用背景知识导入新课之前,老师要收集好材料,通过展示图片,介绍作者,制作课件,绘制图表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二单元Section B 部分有关万圣节前夕的听力时,我提前搜索了一些有关万圣节的由来、意义以及庆祝方式的知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万圣节前夕这个比较陌生的节日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尤其是万圣节前夕人们的搞怪装扮以及"Treat or trick"深入人心。有了这些铺垫,学生们的学习激情高涨,而且后面的听力做起来特别顺畅。
6.游戏导入
初中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所以,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常用的游戏导入方式有guessing game, magic bag, quick eye game等等。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y do you like koalas?时,我采用了quick eye game游戏导入。我在PPT上展示了众多动物,在展示前,我向学生提出要求和挑战,看看谁的眼睛最快,能够在十秒钟内尽可能多的记住你所看见的动物,看谁的眼力最快,记得最多。孩子们的斗志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注意力快速集中,兴趣也极大增加,有关动物的词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巩固。另外,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B Who's
got talent?时,我亲自表演了一个硬币魔术,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我在享受这种个人崇拜的同时,也非常顺畅地导入到新课“谁是达人”。
7.情境导入法
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情境,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去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在情境中去接触语言、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所教课程的话题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迅速的进入角色,更好的去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意识。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单元I'd like some noodles时,我选择了我们本地最有名的一家面馆,并且准备好一张栩栩如生的厨师的纸板画像和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图片,我向学生介绍了这家面馆,然后给这堂课创设了一个情境:“你将在这家面馆吃一份你最喜欢的面条。那么,你需要学会怎样去表达你最喜欢的面条,怎么样去和服务员交流以及怎样买单。你准备好了吗?那么我们一起向面条出发吧!”学生们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学习各种面条的表达以及怎样去订购。
8.自我介绍导入
自我介绍适合借班上课如交流课、比赛课。当学生面对陌生的老师时,交流上会有一定的阻碍,这时好的自我介绍可以迅速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巧妙的导入新课。我比较喜欢的自我介绍方式有:Key words about me, True or false。例如,我应朋友学校的邀请,去上了一堂有关阅读的复习课。这节课我就采用True or false自我介绍方式导入。我设计了几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命题,让学生猜测是对是错,并辅以图片的方式验证结果。如I am good at street dance; I am very shy. 最后一个句子是I enjoy reading and I spend at least an hour reading every day.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给出了"T"这个答案,我也水到渠成地带着学生们我的课题进入我的课题:Let's enjoy reading!
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选择最佳导入方式。相信好的导入方式可以先声夺人,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课堂导入也是一门艺术,它的修炼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懈努力,发散思维,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导入方式,让英语教学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浅谈》作者:张华婷。(新课程·教研版)2013(4):174-175
2.《巧妙的导入让课堂亮起来——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例谈》作者:刘晓静,《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0):78-80
初中英语课的导入与实践
摘要: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导入要合情合理合时,遵循针对性、趣味性、铺垫性、多样性等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机,效率倍增。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重要性,原则,方法,实践。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节高效课堂的敲门砖。一个良好的充满艺术的导入能够从上课的第一秒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激起学生对整堂课的渴望。同时,好的导入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多探讨好的方法和策略,并以此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和效率。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之前,必须要熟知教材,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钻研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生认知特点,熟悉班级特点和教学设施。有了这些准备,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设计导入环节,而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
2.趣味性原则
我们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新颖有趣的材料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感兴趣的“新异刺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强化他们的感知态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就能积极学习,享受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堂课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3.铺垫性原则
课堂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它只是整堂课教学的一个序幕,为课堂的整体部分服务,切不可喧宾夺主。所以课堂导入的设计不能过于花哨,一定要把握好度。同时,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尽量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另外,完整的教学过程的结构是一个系统,课堂导入只是整个系统的铺垫,我们不能忽视其他的环节。较好的导入能够与后续的环节相呼应。
4.多样性原则
课堂导入的设计一定要灵活多样,不能一成不变。没有新意的导入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课,对课堂的导入进行艺术性和多样性处理。同时,英语老师也应该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熟知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和艺术细胞,具备超强的表演才能和英语表达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设计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导入,让英语课堂丰富多彩效率倍增。
三、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
教学英语十多年来,我也在英语课堂导入这方面下过一些功夫,认真琢磨了不少,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积累和心得体会。
1.音乐导入
音乐和英语语言一样,都具有韵律,具有美感。音乐同时又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我经常会搜集一些适合学生的旋律鲜活明快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他们更能发挥特别的作用,尤其是有些音乐还可以配上视频,视听结合,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很快就能被优美的旋律和绚丽的画面所吸引,迅速进入老师预设的环节中。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预备篇第三单元What color is it时,我就以一首儿歌Color导入新课,充满活力的童声和不断变换的色彩刺激着学生们的听觉和视觉,同时也激起孩子对在小学时学习颜色的一些体验。有了这个良好的导入,这整堂课高潮迭起,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被颜色紧紧抓住,效果非常好。还有,在教学九年级最后一个单元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的Section A部分诗歌I remember时,我选择了脍炙人口的《友谊地久天长》。柔柔的音乐绵绵响起,歌声勾起了孩子们很多共同的美好回忆。他们和着音乐轻轻哼着,眼神交织在一起,然后会心一笑,彼此之间那份友谊更加深厚,那份回忆立刻涌上心头。
2.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是最方便最简洁的方式,也是老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人教版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每个单元都有与上课内容密切联系的插图。我们还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契合点的图片或照片,通过对此图画的描述、问答,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这种讨论方式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他们了解信息的愿望和学习新课程的内动力。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我利用我在网上搜索的一张关于未来世界的猜想画来导入新课。首先我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about the future in the picture? Do you agree with that? 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并分享:What do you predict about the future world?Please be creative and share with us!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激情澎湃,畅想未来,关键词will也很自然的频繁出现在他们的描述里。这种导入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也启迪了他们的思维。
3.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我们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同一单元或相邻单元的话题和知识点都有非常强的关联,所以,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可以很好地导入后面的新知识。但是,我们一定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和启发性,温故知新,巧妙自然地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可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抛绣球式的自由对话,也可以是提问、默写、竞赛等方式。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10 I'd like somenoodles.时,我就组织了一个单词竞赛,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合作写出所有学过的或者是学生知道的与食物有关的单词,时间2分钟。结果,学生们说出了很多的单词,包括这一单元将要学习的新单词,甚至还有很多没有学过的单词。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过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得到巩固,新的单词也得以呈现,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悬念导入
上课也如同讲故事,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设置悬念,结合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学生的解疑欲望,从而促使学生投入学习,集中注意力,探究悬念背后的真相。这样导入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Unit9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我在电脑屏幕上展示一张我妹妹和她朋友的照片,然后让学生们猜测谁才是我的妹妹。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却卖了一个关子:“在公布正确答案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去描述一个人。然后我会详细描述我妹妹长什么样儿的,看看你猜得可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非常高效,孩子们非常认真,而且完全准确的分辨出我妹妹,并且能顺利描述身边同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收获着。
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文化品格也反映出我们需要在了解学习这些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的能力,同时提高文化鉴别能力。在利用背景知识导入新课之前,老师要收集好材料,通过展示图片,介绍作者,制作课件,绘制图表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二单元Section B 部分有关万圣节前夕的听力时,我提前搜索了一些有关万圣节的由来、意义以及庆祝方式的知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万圣节前夕这个比较陌生的节日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尤其是万圣节前夕人们的搞怪装扮以及"Treat or trick"深入人心。有了这些铺垫,学生们的学习激情高涨,而且后面的听力做起来特别顺畅。
6.游戏导入
初中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所以,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常用的游戏导入方式有guessing game, magic bag, quick eye game等等。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y do you like koalas?时,我采用了quick eye game游戏导入。我在PPT上展示了众多动物,在展示前,我向学生提出要求和挑战,看看谁的眼睛最快,能够在十秒钟内尽可能多的记住你所看见的动物,看谁的眼力最快,记得最多。孩子们的斗志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注意力快速集中,兴趣也极大增加,有关动物的词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巩固。另外,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B Who's got talent?时,我亲自表演了一个硬币魔术,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我在享受这种个人崇拜的同时,也非常顺畅地导入到新课“谁是达人”。
7.情境导入法
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情境,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去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在情境中去接触语言、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并运用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所教课程的话题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迅速的进入角色,更好的去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意识。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单元I'd like some noodles时,我选择了我们本地最有名的一家面馆,并且准备好一张栩栩如生的厨师的纸板画像和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图片,我向学生介绍了这家面馆,然后给这堂课创设了一个情境:“你将在这家面馆吃一份你最喜欢的面条。那么,你需要学会怎样去表达你最喜欢的面条,怎么样去和服务员交流以及怎样买单。你准备好了吗?那么我们一起向面条出发吧!”学生们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学习各种面条的表达以及怎样去订购。
8.自我介绍导入
自我介绍适合借班上课如交流课、比赛课。当学生面对陌生的老师时,交流上会有一定的阻碍,这时好的自我介绍可以迅速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巧妙的导入新课。我比较喜欢的自我介绍方式有:Key words about me, True or false。例如,我应朋友学校的邀请,去上了一堂有关阅读的复习课。这节课我就采用True or false自我介绍方式导入。我设计了几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命题,让学生猜测是对是错,并辅以图片的方式验证结果。如I am good at street dance; I am very shy. 最后一个句子是I enjoy reading and I spend at least an hour reading every day.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给出了"T"这个答案,我也水到渠成地带着学生们我的课题进入我的课题:Let's enjoy reading!
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选择最佳导入方式。相信好的导入方式可以先声夺人,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课堂导入也是一门艺术,它的修炼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懈努力,发散思维,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导入方式,让英语教学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浅谈》作者:张华婷。(新课程·教研版)2013(4):174-175
2.《巧妙的导入让课堂亮起来——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例谈》作者:刘晓静,《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