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等
(2022-05-09 08:50:28)
标签:
杂谈哲学 |
分类: 哲学笔记 |
关于equality,最著名的一句话是《独立宣言》的第二段开始的一句话:“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equal......”(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不过,这里的equality只是作为一个口号。实际上大家都知道equal绝不是“不言而喻”的。人类社会有非常长一段历史时期unequal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只是到了资本主义诞生初期因为政治需要才提出equality的要求,后来在南北战争中提出equality的口号也是有经济目的的。人人equal的概念只是近几百年来现代国家政治设计的产物。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认为一个政权必须由公民认可,所以它必须赋予公民一定的基本权利来表现这种认可,具体的做法就是equal的人投equal的一票,人人equal就是这么来的。但在现实生活大家都知道除了一人一票这种equality,很多方面人们并不是生来equal,而是生来unequal的,甚至非常、非常unequal的。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而非政治学著作中人们生来就unequal的简单例子。
首先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生下来就夭折了。对这些胎儿来讲,生而equal缺乏起码的条件,他们和已经生下来的人毫无equality可言。
其次从身体条件上看,有人足月出生,体重可能有7、8斤,有人则早产,只有4、5斤。这对未来的成长肯定会有影响。而且有人天生个子高腿长;有人天生体壮肺呼量大,因此这些人可以成为运动明星。其他人就没这么equal了。另外性别也是个问题。男孩和女孩许多方面都unequal。最糟糕的是,有人生下来就有先天的残疾。对这些孩子来讲,equality过于奢侈,重要的是活下来。
第三从颜值上看,人与人也是unequal的。有人天生漂亮,有人天生丑陋,更多的人颜值一般。漂亮对人的一生影响有多大?一句俗话说的好,可以靠脸蛋活着,还努力干嘛?
第四从智力上看,人和人也是unequal的。我们经常说某某是天才。有些天才可能和后天努力有关,有些就纯粹是天生的,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达芬奇、拿破仑等等。这些人的智力都无法用后天努力来解释。
第五从家庭环境上看,人和人就更unequal了。威廉王子出生在皇室,他和贫民区孩子equal吗?即使说王子是个例外,一个小小村长家的孩子也比村里其他孩子地位优越。这种优越体现在很多方面:吃的穿的不一样,住的条件不一样,开的车不一样,学习条件不一样,工作机会不一样,找个对象也不一样。除了家庭,还有地区。出生在大城市的孩子和出生在贫困边远山区的孩子整体条件差别很大。出生在索马里的孩子和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孩子一生下来优劣立判。
第六从后天发展来看,人和人也是unequal的。有人出身可能一般,但通过努力爬的较高,或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从这一刻起,他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如康德所说:“人生于equal,差于努力”。一定说你和马云是equal的,大概也会被许多人当成笑话。
第七从机会来讲,人和人也是unequal的。有些人各方面都很平常,或者说正常,但一个机会来了,马上脱颖而出。比如研究中东问题和反恐问题的人会因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而得到关注。研究拉美的人就一直没有机会。
因此,关于equality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细细分析。套用哈耶克的一句话,人生来是equal的,却无处不在unequal之中。柏拉图更加悲观,他在《理想国》中称:天赋的个人条件的unequal必然导致政治上的unequal。
关于equality,至少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首先,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说法,unequal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unequal,就会产生意识上unequal的从属观念。由于这种unequal是自然产生的,因此反对它是毫无意义的。这种unequal可以说是合理的。人们应该反对的是不合理的unequal。而合理的标准是什么?既不能由富有阶级来界定,也不应该由贫困阶级来界定。因为这两个阶级的界定都必然是片面的。所以,unequal是否合理,应该由这种unequal是否是人类整体发展的需要来界定。当unequal是进步的结果时,坚持unequal。当unequal阻碍社会发展时,反对unequal。
其次,equality往往是弱者的述求。强者不会主动要求和弱者equal。按照修昔底德的说法,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只能逆来顺受。对强者来讲,equality往往意味着放弃一部分利益。资产阶级早期之所以提出equality的口号,也是因为相对于封建贵族他们当时也是弱者。历史上有许多种族认为它优于其他种族,如罗马人(相对于埃及人),德国人(相对犹太人),俄国人(相对波兰人),汉人(相对于蛮夷)等。对这些种族来讲,与其它种族不可能是equal关系,而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美国早期对待印第安人和后来对待黑人、黄种人等等也是unequal的。又比如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下,人人equal也是空话。所以,不同阶级之间的unequal是天然的。对equality的追求常常只是局限于一个阶级内部。如孟德斯鸠所说,“在专制政治下,一切人都是equal的,因为他们都跪着。”如果一个人非要站起来,其它跪着的人也不会同意。
第三,equality有其适用范围。卢梭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人类unequal的起源》。他在书中所言的equality是指自然权利的equality,即尊严、人格、律法、政治、生命、种族等等。他认为这些应该都是个人生来就具备的东西。卢梭从来就没有认为人类在一切方面都是equal的,而是小心区分了生理unequal和协议unequal。他承认年龄、体质、力量上的差距,但对财富的平均态度谨慎。
第五,equality不等于平均,因为平均恰恰是unequality的。历史上以平均为手段达到equality的目标往往都很不成功。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均田的旗号。其实均田并不能达到equality的目标。有些家庭劳力多,均田反而不一定够。现代社会同样工作岗位的报酬一样,好像是很公平合理的,但家庭人口不同,因此同样收入的结果也无equality可言。
第六,equal是相对的。绝对的equal是不存在的。比如飞机座位可以绝对equal吗?座位有头等舱、走廊、靠窗、前后等区别,即使付出同样的票价,结果也有细微的差别。球场的球票也是如此。
第七,平均意义上的equality有副作用。显然,不同动物(如狼和羊)之间无equality可言。同类动物之间也unequal,如捕食能力、求偶能力等。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同物种中的unequal有重要意义,即优胜劣汰。因此动物间合法的贫富差距是正常的。过分强调财富的equal会抑制努力与奋斗。戴维斯-莫尔假设认为,社会的unequal在社会运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的工作是简单劳动,而有的工作需要长期培训。一个职位的功能越是重要,社会给予这个职位的回报就应该越大。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个人对回报的追求是整个社会财富增长的重要动力。这可以说是一条自然法则。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契约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如果一个社会契约使得懒汉衣食无忧,辛勤劳动的人却整日为衣食发愁,这种社会体系一定会崩溃。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约翰逊总统提议通过了一项法案,即“肯定性政策” (Affirmative Action),它就要求对少数族裔提供更多的就业,升学,医疗机会。新保守主义非常反对这个观点。小布什总统常读的一本书叫《梦想与梦魇》。书中的观点是,补贴只会助长懒惰,奋斗是改变unequal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