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贝格兰帕2
贝格兰帕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2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壁鸠鲁:感觉到的东西是一定存在的,感觉不到的上帝是值得怀疑的

(2022-04-15 11:07:27)
标签:

杂谈

哲学

分类: 哲学笔记

  古希腊伊壁鸠鲁时代有三种关于感觉的观点:第一种是怀疑派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感觉都是不真实的。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两个世界理论可以说是这一派的代表。第二种是逍遥派的观点,认为感觉的内容真假参半,因此不可信。第三种是伊壁鸠鲁所持的观点。伊壁鸠鲁非常肯定地认为:所有可感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每一个印象都是某些存在的东西的产物,并与那些作用于感觉的事物相似。他说,我们没有区分真实的感觉和虚假的感觉的标准。人所具有的各种感觉相互验证,而不相互矛盾。比如,在远处看到的一个较小的塔在近处看较大,视觉并没有欺骗我们。对塔的视觉与对视者和塔之间距离的感觉相互配合,告诉我们塔的真实大小。所有可感的东西都是真实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感觉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事物;第二,感觉的内容是真实的影像,就是说,它与产生它的外在事物相像。这是对感觉的真实性最彻底的辩护。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伊壁鸠鲁的第一层意思应该是对的。我们能感知一件事物,首先得存在这个事物。我们也可以想象,或者做梦。但想象的东西和梦境也与我们以前的感觉有关。但第二层意思就值得商榷。对这个存在的事物,我们的认识一定是正确的吗?我们非常可能把一个蜡苹果误认为是真的苹果。因此感觉会欺骗我们。感觉经常都是错误的。不可信的。

    感觉只能是一种动物的感觉。而动物的感觉有差异。米饭和馒头哪个好吃?这要看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后现代派主张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东西。即使是林妹妹,焦大也认为不漂亮。从这个意义上讲,伊壁鸠鲁的感觉论是有缺陷的。它只考虑到了感觉的客体,忽略了感觉的主体。

       而且感觉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常常对一个事务做出好坏的判断,但过一段时期这种判断会改变。那么,我们前后的感觉就一定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两个判断都是错的。因为每当我们认为我们知道了些什么的时候,事实往往是我们依然还是什么也不知道。

      即使是同样的事物,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哪个感觉是真实的呢?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有时感觉受到我们利益的强烈趋势。人总是希望好的事情发生。感觉还受到经验的限制。同样的事物,专家和普通老百姓的感觉会不同。同时要注意到有意的诈骗。有人刻意让我们做出错误的感觉。这种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相信感觉,这说明伊壁鸠鲁是唯物的。也就是说,伊壁鸠鲁对感觉不到的东西是怀疑的。这也包括上帝。他提出一个著名的悖论: “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结论只能是,上帝并非全能全善。这是对上帝的存在最有力的质疑。

  既然上帝不存在,我们生存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此,伊壁鸠鲁给出的答案是:享乐。他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但按叔本华的说法,快乐只能是人的欲望之一。还有别的。而且,快乐大概率地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生活的质量。能否快乐也和物质条件密切相关。

  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 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