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思维必然有客体作为基础
(2022-04-14 11:22:07)
巴门尼德认为,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在思想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在它们本身以外都有某种客体。(其实巴门尼德是在反着说。客体实际上存在于思维和语言之前。)你可以在不同时刻思想着同一件事物或者是说到它,所以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就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应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
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与消灭。(当然可以变化。不过可能只是量变。)
思想需要客体。这是没有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巴门尼德是唯物的。有人说剪刀在被发明之前一定会有剪刀的概念,然后才能被制造出来,企图以此说明概念先于存在。其实是不对的。在第一把剪刀诞生以前,世界上确实没有剪刀。但必需有刀这类东西。剪刀只是两把刀为了新的目的的组合。瓦特在1769年发明了蒸汽机(这个不十分准确,只是用来说明问题),而不是1768年,是因为1768年人类还没有积累
起足够的关于蒸汽机的知识。也有些东西作为实体根本不存在,纯粹是意念的产物。比如中国的龙,中国的天庭,希腊的神,基督教中的伊甸园等等。但这些都有实体作为组装的依据。龙虽然不存在,但龙有两只眼睛,四只爪子,身上有鳞,头上有角,这些现实中都有实体存在。龙只不过是人们意识中对各种不同动物的重新组装。中国的天庭有和世间一样的等级制度。奥林匹克山上诸神也有等级制度、专司的职务、男欢女爱等等。这些都是人间的写照。
但是巴门尼德关于“你思考着,他就存在”的说法值得商榷。这里他显然混淆了“存在”的概念。华盛顿活着,他存在。华盛顿死了,人们依然可以议论他,在这个意义上他也存在,但这个存在和活的华盛顿的存在有很大区别。华盛顿死后的存在只是一大堆概念。我们不能说因为一个人照片的存在而这个人就永远不死。
这里插一句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其实我思故我在有唯心的成分。假定笛卡尔失忆了,无法思考,那么笛卡尔还在么?唯物主义认为,我在就是我在,和我思没什么关系。
至于变化,更是永远存在的。而不是像巴门尼德所说事物永远不会变。活着的华盛顿每天每时都在变。而死去的华盛顿的记录也是不断变化。基本上是越来越少。而当太阳熄灭,地球消失以后,华盛顿的概念就在宇宙中彻底消失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出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