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要警惕“血”上加霜
http://s4/mw690/003XShzvzy6Jm2CYuDV63&690警惕“血”上加霜" TITLE="无糖食品 警惕“血”上加霜" />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在饮食方面越来越青睐无糖食品,无糖酸奶、无糖饼干、无糖豆浆、无糖芝麻糊、无糖饮料等等,充斥着超市的货架,借健康理念寻求概念转型。尤其是注重饮食控制的糖尿病人,在饮食上几乎与糖“绝缘”。那么,无糖食品真的就不含糖了吗?它们真的是怎么吃都不会影响血糖,不会造成肥胖吗?
一、什么是无糖食品
根据国际通用概念,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葡萄糖浆)等甜味的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应含有糖的替代物,包括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或低聚糖(也被成为双歧因子)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0.5克。而“低糖”则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5克。
二、无糖食品≠不含糖食品
超市中出售的“无糖食品”通常指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加入白砂糖,但并不代表食物就真的不含任何糖类,我们食物中糖的来源不仅仅是能产生甜味的蔗糖、果糖、乳糖。像饼干、面包、米饭等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之后一样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同样会对体重和血糖产生影响。所以,无糖食品不代表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就真的可以无节制大吃。如果食物里不加入任何糖类,完全没有口感的食物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市场上的“无糖食品”没有加入蔗糖,但为了口感的需要,会增加很多糖的替代物,例如,糖醇和甜味剂: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或安赛蜜、甜菊糖、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因此,“无糖食品”就是不含糖食品的认知是错误的。
三、买无糖食品要看标签
“无糖食品”虽然不会升高血糖,但并不代表吃了对身体健康就有好处,因为这样的产品中虽然不含糖,但也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谈不上有多大的营养价值。当消费者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无糖食品”时,该如何判断食物是否真的无糖呢?
1、如果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是“无糖食品”,我们先看配料表,如果配料表里有果糖、麦芽糖、糊精、果葡糖浆、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这些物质都属于水解淀粉物,对于控制血糖和体重都没有帮助,而且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高于蔗糖,要谨慎购买。因为,蔗糖还要在小肠中分解才能变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浆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不用消化、分解,便可直接、快速升高血糖。
无糖食品如果不含这些水解淀粉物,通常会用多种甜味剂来增加口感,例如,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木糖醇、麦芽糖醇、甜菊糖、糖精等等。因为使用单一的甜味剂,从味觉感官上来说会有一些不良的后味。虽然这些甜味剂不会参与血糖的代谢,但不代表长期食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其他负担。所使用的甜味剂虽然热量很低,甚至无热量,但大多数甜味剂有刺激食欲的作用,不知不觉就摄入过量,引发肥胖。
2、医学上对“糖”的定义不仅仅是产生甜味的糖,还包括碳水化合物,例如,做点心的面、元宵的皮儿、月饼的皮儿、凝固陷的原料都是粮食,最终都会变成葡萄糖。
无糖食品可以吃,但千万不要因为食品标记“无糖”就放任吃,要想控制血糖和体重,最好的方法是少吃或者不吃甜品、饮料,用粗粮、杂豆、薯类、新鲜的蔬菜、水果,来替代那些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食物。无糖食品,现在只是一个概念,任何一种食品或饮品,都不可能真正做到无糖。
营养师:王飞燕
QQ:523511828
新浪微博:@营养师王飞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