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38妇女节是过的最压抑的一次。马航MH370失联第五天,仍然没有实质性发现。二百来口子此刻不知道身处何方,是仍在受苦或者已达安乐。大家宁愿相信是发现虫洞统一穿越了或者被外星人所劫持。祈福几位中西大神联手帮忙之外,每天就是刷新闻客户端,刷微博,一天一天的等待,希望能有一线生机和奇迹。
3月12日上微博最大的正能量是之前被人暴打从25楼电梯扔下的小男孩原原已经开始痊愈,可以独立走路了,手臂也可以自己抬起了。这个消息令无数好心人,特别是心软的妈妈们留下了欣慰的热泪。是的,热爱生活的我们,希望这些美丽的生命能再多停留一阵子,能顺利过完屈指可数的几十年,别轻易离开。人为的恶和无法估量的不可控力,拜托别把我们珍视的人夺走。
但是香港著名时尚作家黎坚惠(Winifred
Lai)于3月12日凌晨因乳腺癌在香港去世,也是今天的事。在香港,她是时装教母;她在07年出版的《时装时刻1987-2007》一直被奉为中国的时装圣经。仅看她的微博头像,你甚至觉得她是一位年方二八的妙龄女郎。但她竟然是一位身体力行见证了中国20多年时尚历程的元老专栏作家、评论家和跨界创意人。20年间,黎坚惠坚持定期给自己拍一张照片,用影像书写时装日记,号召女生找到自我和活出美丽,很多知名时尚博主都感谢她起到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难怪她凭借这本书获得了“Muse
of Hong Kong”的赞誉。
http://s11/bmiddle/003Xygvrzy6HfDNViwGda&690
http://lady.dzwww.com/jk/201403/W020140312335391248031.jpg
http://s11/mw690/003Xygvrzy6HfHbxVto8a&690
http://s4/mw690/003Xygvrzy6HfHbAhova3&690
http://s16/mw690/003Xygvrzy6HfHbBK5F7f&690
《时装时刻1987-2007》中,记录着每一年成长变化的她。
黎坚惠15岁开始写乐评,1989年香港大学文学院的比较文学系毕业。大学毕业后于《号外》杂志做编辑,其后成为香港年轻人时装杂志《Amoeba》的总编辑。她曾任唱片封套形象顾问、电台DJ、电影和广告服装指导,亦为不少广告、
MTV作美术指导及形象顾问。她还曾在罗大佑的“音乐工厂”工作九个月,之后主力文字写作,文章散见于《东TOUCH》《JET》等报章杂志。她还主持过凤凰卫视一档时尚节目《时尚达人》。
黎坚惠接受过很多采访,也给过爱美的女人们“好好照顾自己,比什么都重要”的寄语。在这里整理出一些她曾经的观点,和大家分享。
关于时尚:“我对潮流是很敏感的,不单单是衣服,我对音乐、电影、跳舞、艺术很多潮流东西都很敏感,因为新鲜感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保持新鲜感也是保持自己的活力。有活力你可以做创作,但不是一定要创作,简单到带孩子,或做一个家庭主妇,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新鲜感的人,你做家庭主妇也有很多创意,你不会觉得生活很磨人。但如果你不让自己有这个状态,而是像工厂工人的状态,每天都做,做做做,好,可以收工了;做做做,好,可以领薪水了。你会觉得生活很没有意思,因为每一天都是重复的。”
关于潮流:“潮流对我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刺激,因为没有看过,没有经历过,没有试过,好想试试,我觉得这是一个保持年轻的秘密。”
关于服装搭配:“很多人问我,你还会对着镜子自己配衣服吗?我现在没时间做这种事情,也不会太在意,因为我已不是年轻虚荣的阶段了,已经过了,现在我买了新东西回来,用有的衣服配一配,知道了怎么穿就放在一旁,出门时再拿出来。有的时候觉得今天穿错衣服了,但是也不太在意,年轻的时候很在意,因为我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但到我这个地步已经不是很在意了,你觉得我很好看,谢谢;你觉得我不好看,那是你的感觉,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工作的话我觉得舒服是最重要的,衣服穿得舒服,可以让你很自在,表达你真实的面目。”
关于完美主义:“首先接受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世界是千疮百孔的。接受人就是这样的,很多是非、很多麻烦。做事就是这样的,很多压力。世界就是这样的,很多垃圾、很多人没有公德心。接受了这些,就能接受自己也是不完美的。最后会想着,在这么不好的世界里,如果可以好一点的话,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这么想,就可以慢慢从一个行动,一个很实际的方式,去提升自己的生活,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于是也提升了身边的世界。”
关于找到自己:“怎么分辨你是爱自己还是不爱自己呢?如果你觉得需要一个名牌手袋来成全你,你觉得有了这个手袋其他人就会尊敬你,那么你就是觉得自己有所不足,其实是你自己先看不起自己的。名牌手袋和超市胶袋都是中立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尊重和爱很充足,就不会让外界的因素影响你,一个名牌的手袋你可以很开心地拿着,没有名牌手袋你也是一样,就是它不会加或者减了你的价值,那你就是一个爱自己或者尊重自己的人。我觉得可能很多女孩要学习不是让一个男人去成全你,也不是要一个名牌手袋去成全你,甚至不是一份工作,而是要回到自己的本质,你要先发觉自己有多可爱,就完美咯。”
才情聪慧完美如她,却也在47岁时让青春定格。消息公布之后,微博上的一些朋友纷纷表达了她在自己心中的不可取代。
@Daisy人在紐約:重读98年林奕华写给黎坚惠的信:
"要磨剑,先磨自己。由告诉自己'力气犹存'开始。'了解'自己那么重要——它让你做对很多事情——一条心。这是一个时穷节乃现的时代,我始终相信,creative的人始终有机会,等于爱情一定会在懂得爱情的人身边出现,虽然它的出现,只会在考验与考验、磨难与磨难之后。"
@陆晓逊:有些人活一辈子的主要功能是给所有认识他的人添堵,他们从来不制造“新”的东西。所以虽然人命都一样轻重。但有才华的人的去世更令人惋惜,可以归入到人类这个物种的损失中去。黎坚惠,走好。
你也想活成“creative的人”吗?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夜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