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复式统计表》
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37页及练习题。
【教材分析】《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组合作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二、出示数据,直入新课
2、回答问题,激发矛盾
师:孩子们,哪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最多啊?
预设生[猜测]:玩足球......或其他......
师: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原来刚才男生表还没看清楚啊!)
3、交流讨论
师:[手指活动及人数一列]那么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
师追问:你觉得这里不合理,你想怎样改呢?(生试说)
三、教学复式统计表
师:来,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咱们的表头分别表示哪一部分。(生说师用手势比划)
师:来比比看,现在你能很快找出哪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最多吗?
师:现在你来说说看,咱们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啊?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四、生活应用、巩固新知
师:看了统计结果,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有什么想话对全班同学说吗?
2、小记者在行动2
听清要求:从4种食物中选一种最喜欢的饮食;请写在纸条上;每人只能写一种食物哦!
四个组长请出列,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统计的又对又快,开始!
师:如果我想要知道每个小组参加调查的有多少人,数据增加在哪里比较好?(增加一列)
师:如果我想要比较每一种食物的人数,数据应该增加在哪里比较好?(增加一行)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所处单元位置,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在新课教学完成后,我设计了两道练习,第一道练习的目的是检验学生会填复式统计表,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渗透思想教育。第二道练习是利用现场小记者调查活动,对知识适当进行了拔高,增加了“合计”和“总计”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今天和小记者们一起学得开心吗?有收获吗?
心情驿站: 状 态\人数\收获
【板书设计】
单式统计表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有关复式统计表的新授课,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设计与数据分析.教学时,新课开始,让学生观看我们学校学生最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视频,再由校园小记者调查三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数据制成的两张单式统计表导入。接着抛出问题,引发质疑,进而引出需将表合并便于观察比较。
教学复式统计表时,先让学生思考合并后的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是什么样子,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看表,特别是学会看懂表头的内容,再与前面的单式统计表作比较,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
然后生活应用,让学生试着填写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学生独立填写后,再组织交流。最后让小记者来到学生身边,现场调查学生的饮食情况,又通过渗透人文性的知识,来巩固和深化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在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统计调查活动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