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2024-03-29 19:32:44)
标签:
教育 |
思想政治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意义:(1)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
(2)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2、地位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地位——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二)、非公有经济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技术创新、国家税收等。
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工资、奖金、津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
1、区分: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P46);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P46);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2、两个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3、两个比重:在初次分配方面,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
4、社会保障:(1)作用: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分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注意与商业保险相区分)
社会救助: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军人、军烈属。
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的基础,
1、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公共物品、特殊物品、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由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盲目性、滞后性。
二、政府: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看得见的手)
1、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邮寄结合起来。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也是中特和中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
(1)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主要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注意区分二者)
一个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
1、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什么创新和如何创新,参考一轮复习)
(2)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5)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特的本质要求。(注意一些恩格尔系数:一个国家或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邮寄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3、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字经济。
必修二常见答题术语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的最高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发展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具体的材料体现哪个就答哪个,不知道的情况下,都可以写。写完之后,再结合材料说明一下
3、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4、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履行相应的经济职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制定……标准、政策、制度等
5、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或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规模化经营……
6、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发展新型产业,转换经济发展新动能。
7、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的发挥政府在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
8、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