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绘本儿童文学情感 |
分类: 多爸读绘本 |
20150601
http://s3/mw690/003WIbWigy6SObbMYqCb2&690
http://s6/mw690/003WIbWigy6SObbRqv315&690
http://s2/mw690/003WIbWigy6SObbX4iJ91&690
http://s1/mw690/003WIbWigy6SObc2h2090&690
http://s11/mw690/003WIbWigy6SObc5GOe8a&690
当我20岁的时候,大四学兄介绍了一首诗《四月的纪念》。这首诗的作者是一对夫妻,在文革中经历了曲折的爱情。经过乔榛、丁建华的演绎,在八十年代被全国文艺青年们传颂。诗的开头几句是:“二十岁,我爬出青春的沼泽,象一把伤横累累的六弦琴,独自黯哑在流浪的主题里。这时候,你来了,用风铃草一样亮晶晶的眼神,擦拭着我裸露的孤独。”
这首诗,陪伴我走过整个大学时光。因为这首诗,知道了风铃草这种植物,更知道了怎样的目光是亮晶晶的。
重读《风铃草姑娘》,自然就被眼神吸引住了。
【幸福的眼神】
第一页,就是夫妻之间关爱的眼神,丈夫的手抚摸着妻子肚子里的孩子。温馨、宁静,满满地都是幸福。
【控制的眼神】
女巫抓住了偷采风铃草的丈夫,两眼瞪得圆圆的,高举双手,如泰山压顶之势。属于自己的花草,容不得外人偷窃。所以,需要用女孩进行交换。女孩取名“风铃草”,是否暗示着女巫强烈的控制欲望?
【慈祥的眼神】
小风铃草姑娘闪烁着一双大眼睛在跳舞,一旁的蓝孔雀直勾勾地盯着看。远处,女巫成了养母,一边做针线活,一边慈祥地看着姑娘。就连脚下的幼猫,也在好奇地盯着姑娘看。
【孤独的眼神】
年满12岁,风铃草姑娘被囚禁在高塔上,除了女巫,她简直是与世隔绝了。高高的塔矗立在茫茫森林中,女孩盯着远处,流露出无尽的孤独。
【惊恐的眼神】
王子被风铃草姑娘的歌声迷住了,深深地爱上了她。当王子闯入高塔时,一刹那间,姑娘极度惊恐,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男人。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生物”,和养母完全不同,需要时间适应。
【温馨的眼神】
王子表达爱慕之情,两人在高塔上举行了只有两个人的婚礼。两个人的眼睛,都盯着姑娘白皙的双手,和第一页姑娘父母的眼神,有相似的地方,当然,更多了一份纯洁。
【害怕的眼神】
女巫发现,自己控制下的姑娘居然怀孕了,意味着自己的控制彻底失败了。她伸出双手,横向去抓姑娘。女巫害怕失去姑娘,姑娘害怕被女巫抓住,这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女巫剪断了姑娘“丝绸般的长发”,布满血丝的双眼,流露出委屈、伤心、愤怒夹杂在一起的复杂表情。
【伤心的眼神】
女巫把王子推下高塔的一刹那,流露出的眼神,不是愤怒,不是凶残,而是伤心。伤心于辛苦养育的姑娘居然被一个王子“拐”走了。这份感情,和女儿出嫁时的父母的情绪,极其相似。
【悲喜交加的眼神】
失明的王子流浪了一年,终于循着歌声找到了心爱的姑娘。姑娘悲喜交加,抱住踉跄的王子。一对双胞胎孩子望着父母,连老猫也盯着这对恋人。
【爱的眼神】
王子的眼睛复明了,带着风铃草姑娘和两个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连老猫在内,五双眼睛都盯着一支风铃草。历经劫难,久别重逢,最后,“他们幸福美满地度过了长长的一生。”从风铃草姑娘到风铃草,回到了风铃草的花语:温柔的爱。
当然,风铃草的花语还有一层意思是:嫉妒。想一想女巫,抚养了姑娘,控制了姑娘,最后又失去了姑娘。(希腊神话中出现的风铃草,被太阳神阿波罗热爱。嫉妒的西风便将圆盘扔向风铃草的头,这时流出来的鲜血溅在地面上,便开出了风铃草的花朵。因此,它的花语就是嫉妒。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独占欲比较强,希望恋人二十四小时都属于自己的。不过,这样多半会产生反效果!)
从那不勒斯方言的《小香芹》,到法国贵妇写的《香芹姑娘》,再到舒尔茨翻译的德文版中的风铃草,直至格林兄弟改变成的《风铃草姑娘》(1812年),经过近200年的流变,民间故事在欧洲不同国家间传播。又过了185年,(1997年)绘本大师保罗·欧·泽林斯基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画风为我们重新演绎了这个经典童话故事。这是一次艺术的回归,也是一次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一本书,看到了民间故事的流传,也看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文化的交融发展。
风铃草一样亮晶晶的眼神,每个读者都能从儿童文学中感受到——温柔的爱。